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越来越多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让自然精灵安心“落户” “天鹅湖”最新演出季现最强阵容

  记者 陈玺撼  每年到了12月的上海,一年一度的大型演出“天鹅湖”如期而至。2021年的最新“演出季”,“演员”阵容达到近年来最强——根据当年11月的调查数...

  记者 陈玺撼
  每年到了12月的上海,一年一度的大型演出“天鹅湖”如期而至。2021年的最新“演出季”,“演员”阵容达到近年来最强——根据当年11月的调查数据,上海所有水鸟调查点共记录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天鹅1161只。其中,作为“主舞台”的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记录到844只。
  不止小天鹅,越来越多鸟类开始青睐上海。崇明本岛占全球种群数量1%的水鸟物种数已经从2011年的7种提升到2020年的11种,总数从25万羽增加到33万羽。白头鹤、黑嘴鸥、黑脸琵鹭等珍稀濒危鸟类已是“常客”。
  这背后有客观原因:大多数候鸟无法连续完成长距离迁徙,需要在途中停留、觅食,或选择心仪的地方越冬,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黄海生态区南缘,正是候鸟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的中间节点,如同它们的“机场”。
  但更多是上海持之以恒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结出的硕果:近年来,崇明东滩开展了外来入侵植物互花米草的治理和滩涂生态修复,逐渐重获鸟儿的认可。
  放眼整个上海,2021年,PM2.5年均浓度仅27微克/立方米,优三类水质断面占比高达80.6%,分别比2016年下降了35.7%、上升了64.4%。截至2020年底,上海森林覆盖率达18.4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8.5平方米,湿地保有量达46.46万公顷。“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建成20个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恢复、新建湿地和野生动物栖息地6300余亩,累计划设6个野生动物禁猎区。
  生态环境好不好,就要看鸟的翅膀往哪里飞、鱼的尾巴往哪儿游。越来越多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让曾经“挑剔”的自然精灵安心在上海“落户”。
  近日,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成为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2023年的世界遗产大会将审议新一批世界遗产提名地,崇明东滩极有可能成为上海首个世界遗产,说明上海在生态环境保护上的付出得到了全球认可。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商业咨询服务,阁下应知本站所提供的内容不能做为操作依据。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