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上海居民健康素养再创历史新高 实现14年“连升”,提前达到上海上海市卫生健康发展“十四五”规划目标

  记者 顾泳  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昨天传出消息:上海市连续14年开展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工作。2021年监测结果显示,上海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8.25%,创历史...

  记者 顾泳
  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昨天传出消息:上海市连续14年开展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工作。2021年监测结果显示,上海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8.25%,创历史新高,并且实现14年“连升”,提前达到上海市卫生健康发展“十四五”规划的目标。
  健康素养,是指个体具有获取、理解、处理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判断和决定,维持和促进健康的能力。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是《“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的重要指标之一。2021年,上海共调查26268名15岁—69岁城乡常住居民,覆盖全市16个区。此次监测结果显示,上海居民总体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8.25%,较上一年增加2.68个百分点。
  不同人群健康素养稳步提升
  此次监测结果显示,上海不同人群的健康素养都稳步提升。与2020年相比,不同年龄段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都稳步提升,其中35岁—44岁年龄段人群增幅最大,从35.77%增长到44.36%,提升了8.59个百分点。城市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从37.43%提升到39.22%,提升了1.79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从30.04%提升到31.27%,提升了1.23个百分点,城市居民增幅高于农村居民。
  上海居民传染病防治方面健康素养进一步改善。2021年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达到36.98%,较上年增长3.75个百分点,在健康素养3个方面、6类健康问题中增长幅度最大。
  监测结果显示,51.02%的居民掌握了处理咳嗽、打喷嚏的正确方法,较上年增长2.8%;其中知道咳嗽、打喷嚏时用手直接捂住口鼻是错误的居民达到56.14%,较上年增长2.81%。80.77%的居民知晓出现发热症状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较上年增长1.59%;知道出现发热症状后不能观察观察再说的居民较上年增加0.46%。
  健康“知行合一”习惯逐步养成
  2021年居民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达到39.73%,较上一年度提升1.24个百分点,尤其是健康饮食和慢病管理等行为改善明显。57.91%的居民知道吃大豆制品的好处,较上年增长3.55%。83.18%的居民知道水果不能代替蔬菜,较上年增长0.69%。64.71%的居民能够正确掌握吸烟危害的知识,较上年增长0.17%。
  2021年本市成人吸烟率为19.4%,已达“健康中国2030”目标,但要实现健康上海行动提出的“至2030年成人吸烟率下降到18%及以下”目标仍有挑战。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党委书记唐文娟表示,法定禁烟场所违规吸烟发生率从2009年的37.5%下降至2021年的12.1%,室内禁烟成效不断向好,而室外“抽游烟”造成的二手烟暴露情况则相对更突出。
  上海市卫健委副主任张浩表示,下一步,全市将完善组织体系,深化健康上海专项行动,夯实全社会、全领域、全行业的群防群控、联防联控机制,营造健康素养提升的良好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同时强化“个人是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利用多元化科普内容、形式和平台,实施精准健康科普和健康促进综合干预,培养健康文明、科学自律的生活方式。针对新冠疫情,本市还将推行防疫“三件套”、防护“五还要”,强调疫情防控要做好三门功课:打疫苗、做核酸、勤扫码,打造疫情防控硬核科普,共筑疫情防控“铜墙铁壁”。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商业咨询服务,阁下应知本站所提供的内容不能做为操作依据。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