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历经一年半修缮,观众席座位从681个增至702个 “原汁原味”兰心大戏院重启

  记者  诸葛漪  历经一年半修缮,兰心大戏院又敞开大门迎接观众,修缮设计总负责人左承岦与同事们最自豪的是,经过专家评估,2022年的兰心大戏院是历次修缮后最...

  记者  诸葛漪
  历经一年半修缮,兰心大戏院又敞开大门迎接观众,修缮设计总负责人左承岦与同事们最自豪的是,经过专家评估,2022年的兰心大戏院是历次修缮后最接近20世纪三十年代兰心大戏院落成后原貌的。今日,原创都市喜剧《宝兴里》在此首演,“喜字当头”助阵兰心大戏院回归。
  保留时光流转印记
  兰心大戏院位于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1930年,兰心大戏院从诺门路圆明园路口迁址,重建于茂名南路57号,建筑风格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府邸式建筑。1931年兰心大戏院开业,见证申城舞台近百年风云。
  左承岦表示,兰心大戏院地块受道路所限为不规则的四边形,建筑师巧妙地将限制转化为建筑特色,在马路转角处做切角,形成建筑主立面,并将主入口设置于此,使内部空间更广阔。鸟瞰兰心大戏院,平面整体呈钻石形,大戏院外立面主要材料为暗红色泰山砖,内部繁复精细的金色柱头、线脚、雕花、构件营造出富丽堂皇的气息。经多次论证,专家团队商讨出对兰心现有结构装饰破坏最少、荷载增加最少的方案。上海建工四建集团团队走遍城建档案馆,严格考据历史资料,通过3D扫描、数字化建模等技术手段“原汁原味”还原大戏院风格。
  修缮严格遵循最小干预原则进行外立面历史风貌的修复。技术人员按照原有式样定制、更换泰山砖,通过泥敷清洗的方式恢复花岗岩饰面原有色彩。特色鲜明的钢窗框经过整形校正、补齐配件,也回到了原来的样子。稍有不同的是,原有单层玻璃被更换为中空玻璃。而今,从外立面的泰山砖、花岗石、花式线脚、钢制门窗到富有历史感的转角大门、雨棚、铸铁雨水管以及标志性招牌“lyceum”,都留有时光流转的印记。
  传感监测剧场穹顶
  在历次修缮中,兰心大戏院前厅地面一度覆盖着米黄色大理石,最新一轮修缮按照当年图样,将地面恢复成现浇水磨石。
  剧场内的穹顶是兰心大戏院标志性部位。经历91年沧桑,剧场饰面已不复当年华丽,但作为重点保护部位又无法整体更新替换。修缮团队灵活使用现代技术,做好穹顶保护修缮的同时,在关键部位安装监测传感设备,对其“服役”状态进行实时动态监测,保障剧场安全使用。
  左承岦透露,修缮过程中,工人们在兰心大戏院二楼发现红色及金色围边的历史线条装饰,设计团队将该配色沿用到剧场墙面装饰中,最大程度还原原有的建造风格,并提升剧场观演声学效果。
  修缮后,观众席座位数从681个增加到702个,包括一楼座位438个,二楼座位264个。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商业咨询服务,阁下应知本站所提供的内容不能做为操作依据。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