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品牌

中粮地产再次上演“去地产化”范本 147亿重组落定更名大悦城

近日,中粮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宣布,3月27日起,完成重组的中粮地产证券简称正式更名为“大悦城”,公司证券代码保持不变,仍为“000031”。本次重...


近日,中粮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宣布,3月27日起,完成重组的中粮地产证券简称正式更名为“大悦城”,公司证券代码保持不变,仍为“000031”。本次重组交易预估价格约为147.56亿元。
重组完成后,A股平台的大悦城控股成为中粮集团旗下唯 一的房地产平台。中粮集团副总裁、大悦城控股董事长周政在大悦城地产2018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A股平台大概通过两到三年的发展,规模可到达千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刚刚完成重组的中粮地产宣布更名大悦城的背后反应了自去年开始的房企改名热潮。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去年以来,已有近20家房企宣布更名,包括保利、龙湖、万达、奥园、时代、朗诗等品牌房企。去除公司名称中的“地产”、“置业”等字样,转而用“集团”、“发展”等取而代之。
 三年内规模或达千亿
据了解,此前中粮地产重大资产重组的标的资产大悦城地产有限公司股权目前已完成过户,大悦城地产已成为中粮地产控股子公司,中粮地产持有其已发行普通股及可转换优先股合计股份数的59.59%。
重组完成后,A股平台的大悦城控股成为中粮集团旗下唯 一的房地产平台。中粮集团副总裁、大悦城控股董事长周政在大悦城地产2018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A股平台大概通过两到三年的发展,规模可到达千亿元。
事实上,自2017年7月起,中粮地产将大悦城地产列为重组对象,启动重组;2018年3月底,中粮地产的重组方案敲定;随后在2018年7月的公告中交易价格下调;2018年10月证监会以“资产定价缺乏公允”理由将此次交易驳回。2018年11月15日,中粮地产公告称将继续推进重组方案,增加了业绩对赌,以发行股份的方式向明毅收购其持有的大悦城地产91.33亿股普通股股份;2018年12月4日,中粮地产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获无条件通过。
中粮地产重组要追溯到2018年3月30日,中粮地产公布与大悦城地产的重组预案,拟以发行股份的方式向明毅收购其持有的大悦城地产91.34亿股普通股股份,占大悦城地产已发行普通股股份总数的64.18%,交易预估价格约为147.56亿元。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对于中粮地产的改名,说明重组工作总体完成,彻底实现了两个企业资产的重新组合。对于中粮地产来说,当前此类更名,其实也是和央企改制有关,尤其是要从做大企业规模的角度出发。而更名后带来两个积极效应,第一是实现了商业地产项目和住宅项目的融合,为后续发展形成了较好的机会。第二是从品牌角度看,大悦城的商业影响力更大,而“中粮”字面含义和房地产的关联相对小,从市场推广的角度看,“大悦城”显然更有市场关注度。
 去年近20家房企更名完成
刚刚完成重组的中粮地产宣布更名大悦城的背后反应了自去年开始的房企改名热潮。
自2016年起房企更名潮不断,不仅房企地产集团完成更名,不少房企的区域公司名称正在抹除“房地产”字样。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去年以来,已有近20家房企宣布更名,包括保利、龙湖、万达、奥园、时代、朗诗等品牌房企。去除公司名称中的“地产”、“置业”等字样,转而用“集团”、“发展”等取而代之。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不少房企去掉“地产”,更名“集团”,增加商业运营、物业服务、酒店管理、养老、金融、长租公寓、文旅、金控等业务,是在朝着多元化进行扩张。而这种扩张的核心,仍是地产。
“依靠地产,发展多元,将主开发变为主服务,是一条不错的道路。随着调控层层深入,仅仅只有房地产业务,在拿地方面已经不占优势了,多元化业务有助于房企的长远发展。”严跃进认为,类似企业更名,充分体现了企业产业的多元化模式和转型的导向。去地产化,也是一种无奈的表现,实际上这体现了当前房企相对灵活的策略,否则没有更多的土地储备,单纯从地产角度看,发展的意义是不大的。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商业咨询服务,阁下应知本站所提供的内容不能做为操作依据。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