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穿针引线”完成电网长江大跨 沪苏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攻克最大难点,预计明年底投运
记者 查睿 昨天上午,随着最后一相输电导线成功跨越长江,并在204米高的输电铁塔上紧固到位,上海崇明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完成长江电力大跨越段架线施工,标志...
记者 查睿
昨天上午,随着最后一相输电导线成功跨越长江,并在204米高的输电铁塔上紧固到位,上海崇明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完成长江电力大跨越段架线施工,标志着这一长三角能源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性工程完成了施工最大难点。
上海崇明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是上海电网“十四五”初期的重大新建项目,起于江苏南通海门区的500千伏东洲变电站,止于上海的500千伏崇明变电站,整个项目建设历时两年半,计划2023年底正式投运。
届时,崇明将获得74万千瓦的新增供电能力,实现电网电压等级由220千伏到500千伏的“提档”。同时,沪苏两省市间的电力交换能力将提高20%,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区域电力平衡的需求,也将显著提升长三角电网的互联互通和一体化发展水平。
据悉,此次崇明长江电力大跨越段架线施工是上海电网目前跨越塔高度最高、跨越距离最长的电力跨越工程。这一线路跨越档距1690米,北岸跨越塔在农田中,南岸跨越塔在滩涂上,两岸地质绵软。工程设计了高204米、重1363.2吨的“超高超重”输电铁塔。
“自11月24日起,项目建设团队先采用无人机自北向南飞跃长江两次,完成两条直径为3毫米的导引绳的展放,再通过带张力展放,将导引绳拖曳为牵引绳,再通过牵引绳拖曳,逐步完成最终24条直径为35毫米的特强钢芯铝合金绞线展放。”上海送变电工程公司东洲—崇明500千伏线路工程(上海段)项目经理李轶群介绍说,架线全程还应用可视化智能牵张放线系统、自动化压接等新设备,进一步提高精确度和作业效率。
昨天上午,随着最后一相输电导线成功跨越长江,并在204米高的输电铁塔上紧固到位,上海崇明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完成长江电力大跨越段架线施工,标志着这一长三角能源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性工程完成了施工最大难点。
上海崇明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是上海电网“十四五”初期的重大新建项目,起于江苏南通海门区的500千伏东洲变电站,止于上海的500千伏崇明变电站,整个项目建设历时两年半,计划2023年底正式投运。
届时,崇明将获得74万千瓦的新增供电能力,实现电网电压等级由220千伏到500千伏的“提档”。同时,沪苏两省市间的电力交换能力将提高20%,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区域电力平衡的需求,也将显著提升长三角电网的互联互通和一体化发展水平。
据悉,此次崇明长江电力大跨越段架线施工是上海电网目前跨越塔高度最高、跨越距离最长的电力跨越工程。这一线路跨越档距1690米,北岸跨越塔在农田中,南岸跨越塔在滩涂上,两岸地质绵软。工程设计了高204米、重1363.2吨的“超高超重”输电铁塔。
“自11月24日起,项目建设团队先采用无人机自北向南飞跃长江两次,完成两条直径为3毫米的导引绳的展放,再通过带张力展放,将导引绳拖曳为牵引绳,再通过牵引绳拖曳,逐步完成最终24条直径为35毫米的特强钢芯铝合金绞线展放。”上海送变电工程公司东洲—崇明500千伏线路工程(上海段)项目经理李轶群介绍说,架线全程还应用可视化智能牵张放线系统、自动化压接等新设备,进一步提高精确度和作业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