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管理

海淀“青之光”巾帼志愿服务项目正式启动

  12月5日是第37个国际志愿者日,在海淀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不怕风不怕雨不怕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用实际行动让海淀变得更加美好。  在第37个“国际志愿...

  12月5日是第37个国际志愿者日,在海淀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不怕风不怕雨不怕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用实际行动让海淀变得更加美好。
  在第37个“国际志愿者日”到来之际,海淀区首家全国文明实践巾帼志愿“阳光站”的“青之光”巾帼志愿服务项目正式启动,同一时间全区29个街镇的妇女组织开展了疫情防控、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助老护童志愿服务活动,在全区掀起了巾帼志愿和家庭志愿服务的热潮。
  2022年三月,全国妇联宣传部、中央宣传部志愿服务促进中心联合授予青龙桥街道志愿服务促进中心“全国文明实践巾帼志愿‘阳光站’”称号,这是海淀区首家全国文明实践巾帼志愿“阳光站”。青龙桥街道志愿服务促进中心总面积近400平方米,是积极推进巾帼志愿服务工作创新发展,推动形成助老护童、家庭志愿、巾帼科普行动深入开展的孵化平台。
  海淀“青之光”巾帼志愿服务项目整合了地区原有的巾帼服务力量,以“青之光”巾帼志愿孵化和“青听阳光”家庭家教家风服务两个主题开展服务,包含“青之光”北宫门巾帼志愿服务队、“青听阳光”家庭家教家风服务队、相伴夕阳红手工编织队、“青心”幸福驿站服务团4支巾帼志愿服务队伍,成为开展文明实践、巾帼志愿、家庭志愿的重要品牌项目;将坚持“立足服务、面向家庭、志愿培育”的巾帼志愿服务工作思路,以“大手拉小手”形式传承志愿精神,展示妇女和家庭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特殊作用;注重“一老一小”服务和志愿孵化,在巾帼志愿服务中传承好家风。
  据了解,海淀“青之光”巾帼志愿孵化项目服务的主阵地设置在颐和园北宫门,通过整合青龙桥地区义务指路队中的巾帼志愿者力量,坚持“立足服务、面向家庭、志愿培育”的巾帼志愿服务工作思路,以“大手拉小手”形式传承志愿精神,展示妇女和家庭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特殊作用。
  “青之光”巾帼志愿服务队现有80人,年龄最大近70岁,最小7岁,在每个周末和节假日在颐和园北宫门为广大居民、中外游客提供助老指引、现场帮扶、义务指路等服务,以颐和园益寿堂红色赶考点位为基础,在未成年人中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组织开展“小小志愿者”及“红色少年讲解员”等活动,以巾帼志愿服务力量弘扬红色文化、“三山五园”文化和志愿服务文化。
  海淀“青听阳光”家庭家教家风服务队以助老护童为主要任务,通过访谈形式记录老人口述亲身经历,梳理故事,以好家风引导少年儿童向善发展,提供关爱陪伴、科技助老等服务。服务队由“家庭+高校”志愿者构成,现有队员511人,含巾帼志愿者470名,其中家庭志愿者60户,来自于国际关系学院等社区;大学生志愿者平均年龄18.2岁,来自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10余所市属高校。
  海淀“青之光”巾帼志愿服务项目的启动得到了全国妇联的高度关注及大力支持,指出希望海淀区青龙桥街道巾帼志愿“阳光站”作为全国巾帼志愿服务“阳光站”,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发挥“阳光站”志愿服务功能,发扬巾帼志愿团队优势,创新发展具有妇联特点、富有家庭特色、符合群众需求的巾帼志愿服务工作,切实开展“一老一小”服务,打造特色鲜明、内容丰富、重点突出的全国巾帼志愿“阳光站”服务品牌。
  截至2022年11月底,海淀区注册巾帼志愿者人数达2.1万人,志愿家庭为6773户,365个社区已注册志愿家庭服务队共注册了142个志愿服务项目。
  伴随全国文明实践巾帼志愿“阳光站”海淀“青之光”巾帼志愿服务项目启动,海淀区妇联倡议广大巾帼志愿者发挥优势,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带动更多的巾帼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贡献力量,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做文明风尚的倡导者,巾帼志愿服务的践行者,为积极推动巾帼志愿服务全面深入开展探索“海淀经验”。
  志愿是人们彼此照亮,携手同行,志愿者如同漫天繁星般点缀着夜空,照亮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今天让我们致敬志愿者,对志愿者说一声“谢谢你!”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商业咨询服务,阁下应知本站所提供的内容不能做为操作依据。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