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外围栏拆除,不观展也可漫步庭院近距离阅读老建筑

拆除了围栏的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内部庭院空间与周边街道相通。受访方供图   记者 李君娜   日前,不少上海市民在经过人民广场时会惊喜地发现:位于...






拆除了围栏的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内部庭院空间与周边街道相通。受访方供图


  记者 李君娜


  日前,不少上海市民在经过人民广场时会惊喜地发现:位于人民广场中心地带的“钟楼”地标建筑——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外的围栏已拆除。这意味着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庭院不再设限,其附属空间对社会开放。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长周群华称:“今年3月26日是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在南京西路325号新馆开放5周年的日子。自这一天起,我们想呈现给市民一个全新的打开方式,即博物馆外围栏拆除,市民游客即便不进入博物馆展厅参观,也可随心漫步于庭院中。”


  最好的空间绿地与市民分享


  对于上海市民来说,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不仅仅是一座承载了上海历史的博物馆,更是承载了几代上海人记忆的历史建筑。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建筑群由东楼、西楼及两者间的景观庭院组成。其中,东楼建筑为旧上海跑马总会大楼,于1934年建成。建筑整体带有上世纪30年代英国古典主义风格,顶部有一座高达53米的钟楼。四面采用了八根塔司干式柱身构成的柱廊,贯通二、三层。这种简洁又淳朴的塔司干式柱式,只在上海为数不多的建筑上使用。西楼1928年建成,为原跑马总会的行政办公楼。典雅的红砖墙诉说着昔日故事。


  围栏移除后,市民游客可自由出入于东楼和西楼之间的景观庭院,近距离阅读历史建筑。周群华透露,有着90余载历史的建筑群落首次向公众不设限开放。“新中国成立前,这里是跑马总会大楼,新中国成立后,多个机构入驻这里办公,因为属于不同单位,故楼群之间的庭院也没有真正开放过。”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此次对社会开放庭院附属空间,也是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响应上海市委市政府、上海市文旅局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重要举措。”周群华说,“通过不设限开放,把历史博物馆最好的空间和绿地与市民游客分享。”


  满足市民诉求推出文化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东楼、西楼在“上海建筑可阅读”推荐名录上名列前茅。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景观庭院开放后,正好是近距离欣赏两栋建筑的绝佳视角。周群华直言:“这两栋楼就是我们最大和最好的展品。漫步其中,不需要进入博物馆内部,就可以解读上海城市的建筑密码,了解和感受城市的历史和魅力。这也进一步印证了建筑是可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


  数据显示,3月26日官宣开放当日,就有超过4000人次的市民游客来到这个庭院散步打卡。几天来,更多人络绎不绝地来到这里。“这个地方老灵的。”市民胡先生感慨道,“经常路过人民广场,以前除非进博物馆参观,否则只能隔着围栏看一下里面。”


  杭州来的游客沈小姐得知了开放信息后,特地赶来。“几年前来观展就特别喜欢到庭院的椅子上坐一坐,喜欢人民广场闹中取静的感觉。”


  探索打造对公众开放、社会共享的单位附属空间,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希望由此增加市民游憩活动的绿色文娱共享空间。开放至今,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运营团队除了及时收集进入庭院游客的诉求信息以期进一步推出服务以满足需求外,也关注到开放带来的一些问题。“比如踩踏绿地,但我们相信,这些可以通过有效的引导来改善。我们的工作人员会进一步跟进。未来,我们将在这里打造一些创新的文化活动,让空间带来更多属于这个城市的独特温度。”周群华说。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商业咨询服务,阁下应知本站所提供的内容不能做为操作依据。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