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市科委主任做客“民生访谈”接听电话 回答科研人员和科技创业者来电提问

  记者 俞陶然  “我在市里一家科研院所从事材料研究,想了解一下科研项目经费方面的问题,经费管理对于我们搞科研的人来说比较复杂,相关规定是否会有所简化?”“我...

  记者 俞陶然
  “我在市里一家科研院所从事材料研究,想了解一下科研项目经费方面的问题,经费管理对于我们搞科研的人来说比较复杂,相关规定是否会有所简化?”“我是一名在上海的创业者,创立了一家集成电路公司。针对我们这些初创型科技企业,能享受哪些政策支持?”昨天(19日),市科委主任骆大进做客“2023民生访谈”时,回答了科研人员和科技创业者的来电提问。
  接听科技创业者杨先生的来电时,骆大进询问他创办的公司在哪里,得知在普陀区后,他说:“普陀有很多很好的创业空间载体。”据介绍,上海目前有各类创业空间载体500多家,包括国家级孵化器62家。
  “接下来,我们要着力打造一些‘标杆孵化器’,让它们提供更高能级的创业服务,包括创业者所需要的专业技术服务、市场对接和融资服务。”骆大进说。创业者关心的另一个问题是扶持政策。从小微初创企业到高新技术企业,再到科技小巨人企业,直至公司上市,在科技型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上海有不同的扶持政策。
  骆大进告诉杨先生:“你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申请科技创新券和中小企业创新资金。如果你有一个好的项目成果,还可以争取获得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政策工具的支持。”这些政策信息都可以从上海市科委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得,官网和公众号上有菜单式服务指引。此外,有一个高新技术企业自评价系统,企业可以通过这个系统进行自我评价,看看是否符合享受相关政策的条件。
  骆大进还推荐科技创业者参加“创·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通过参赛,创业者有望获得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和技术服务,以及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据介绍,超过100家国有、社会投资机构深度参与了2023“创·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从中寻找投资机会。在大赛中立项的企业,将获得市区两级最高40万元的资助补贴。
  据介绍,上海正在财政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科技人才评价等方面推进一系列改革举措落地,为创新主体放权松绑;将培育一批“标杆孵化器”,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商业咨询服务,阁下应知本站所提供的内容不能做为操作依据。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