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水晶吊灯升起,100万人围观 中文版《剧院魅影》技术装台完工,即将开启预演

《剧院魅影》中文版升灯。资料图片   记者 诸葛漪   昨天,《剧院魅影》中文版举行特殊的“升灯仪式”直播,作为剧目标志性符号的水晶吊灯在上海大...






《剧院魅影》中文版升灯。资料图片


  记者 诸葛漪


  昨天,《剧院魅影》中文版举行特殊的“升灯仪式”直播,作为剧目标志性符号的水晶吊灯在上海大剧院缓缓升起,全平台超100万人次观看了直播。


  一座原汁原味的“巴黎歌剧院”正式“落成”,标志着长达20天的技术装台工作完成后,剧组进入演员舞台合成工作。5月2日,《剧院魅影》首个中文版本将开启预演,在上海大剧院迎接首批观众。


  执行导演雷纳·弗瑞德说,剧组在上海大剧院已经历六周排练,“选角很成功,演员表现超出预期”。《剧院魅影》中文版译配团队一直跟组,根据剧组要求,不断修改台词翻译。弗瑞德说:“《剧院魅影》迄今为止仍是技术最难、最复杂的音乐剧之一。仅凭华丽舞美,它就能让观众震撼。我们还在不断完善细节,观众未必能一眼看到,但是抠细节、一点点累积起来的完美,观众一定能发现。”


  水晶吊灯在上海大剧院升起时,执行编舞丹妮·贝瑞百感交集,“中文版通过舞蹈加强角色刻画,还从埃及壁画上、芭蕾舞中吸收灵感。”


  排练期间,演员服装还在不停调整。执行服装设计师吉尔·派克透露,大部分服装为中文版定制,比如女主角在舞会穿着的华丽戏服在英国制作完成后再运到上海。


  制作人赵晨琳介绍,中文版使用世界巡演版的制作和班底,“绝无仅有”地在上海大剧院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装台及合成。由于装台涉及复杂的机械装置安装、悬吊点位、庞大的舞美道具进场等,技术团队需要对剧场进行至少3次技术考察,包括图纸检测、现场结构勘察、承重计算等。整场演出的设备需要22辆货车运输,卸货花了整整三晚。


  《剧院魅影》舞美场景的复杂程度,单从“地下湖”这一场景就略见一斑。为营造出湖面烟雾缭绕、如梦似幻效果,剧组使用280余支蜡烛、250公斤干冰和10台烟雾机。让所有观众印象深刻的水晶吊灯有3米宽、重达1吨,由6000颗珠子组成。整个剧场的舞台景框都被镶以厚重的浮雕金边,令故事发生地“巴黎歌剧院”跃然眼前,每场演出共有22次布景变化,平均每5分钟就会更换一次置景。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商业咨询服务,阁下应知本站所提供的内容不能做为操作依据。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