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十项行动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 至“十四五”期末,上海全市建成一批具有示范性意义的街镇,中心城区基本实现基础保障类服务全覆盖

  记者 戚颖璞  上海市规划资源局昨天宣布,上海全面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至“十四五”期末,全市率先建成一批具有示范性意义的街镇,中心城区基本实现基...

  记者 戚颖璞
  上海市规划资源局昨天宣布,上海全面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至“十四五”期末,全市率先建成一批具有示范性意义的街镇,中心城区基本实现基础保障类服务全覆盖。
  上海是全国首个提出“15分钟社区生活圈”概念的城市。从2016年起,上海启动相关试点,长宁区新华路街道、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浦东新区惠南镇海沈村就是从中诞生的一批典型城乡社区生活圈。
  在试点基础上,上海全面拉开“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格局。今年将落实的十项行动涉及空间覆盖、功能引领、特色塑造、项目统筹、专业保障、方案创新、联动协同、城市治理、保障机制和平台构建。在全市范围内实现城镇和乡村社区生活圈基本单元全覆盖,提供更便利更丰富的公共服务,营造更安全更宜人的社区环境,落实到“一张蓝图”,以年度为节点持续滚动实施。构建“1+N”的空间模式,完善社区生活圈的功能配置。其中“1”是指功能整合、空间复合的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N”是指灵活散点布局的小体量、多功能服务设施或场所。在“一张蓝图”基础上,经系统集成,制定年度实施项目清单,形成“一盘棋”的统筹要求,明确工作任务、责任单位、实施时序、资金保障等安排。每年完成的项目中,争取形成一批具有亮点特色的品牌项目。在街镇、居村层面,实行自下而上“一图三会”的社区自治、共治模式,引导市民群众全过程参与社区治理。在形成“一张蓝图”的过程中,通过“听证会”广泛征集居民意愿,形成项目初步需求。方案形成后,通过“协调会”选出居民满意的设计方案。项目建成后,通过“评议会”评估设计方案和实施效果。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商业咨询服务,阁下应知本站所提供的内容不能做为操作依据。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