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洋山港“联动接卸”拓展至长三角之外

  记者 李晔  “五一”假期,洋山港码头却并不停歇。自九江城西港出发的“集海之俊”号货轮,运载一批21吨、货值达51.3万元的出口家具,已抵达上海洋山港,即将...

  记者 李晔
  “五一”假期,洋山港码头却并不停歇。自九江城西港出发的“集海之俊”号货轮,运载一批21吨、货值达51.3万元的出口家具,已抵达上海洋山港,即将在洋山海关监管下出口海外。这是九江港—洋山港经“联动接卸”模式承运的首批货物,标志着“联动接卸”监管模式首次拓展至长三角区域外,实现江西首票。
  所谓“联动接卸”,是上海及周边港口与海关联手推出的政策组合拳,是将其他长江支线港口作为洋山港的接卸地,实施“联动接卸、视同一港”整体监管,实现进出口货物“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让外贸货物最为经济省时的“水水中转”方式真正热闹起来。到2022年底,“联动接卸”已覆盖长三角12个港口。整个2022年,上海与长三角经此模式共完成进出口34.3万标箱。
  据此批货物的货主企业介绍,过去,苏浙皖赣等区域的出口货物,多选择以成本较高的陆路运输方式,将货物运至上海,直接从上海报关出口。仅在苏南地区,过去每天就有约4万辆集卡往返于当地与上海港之间。“联动接卸”模式的落地,实现了货物自九江港直抵洋山港,也一举解决了货物转关申报等问题,有效节约运输时间和成本。据货主企业测算,每个标箱可节约物流成本100至400元,物流时间可缩短1至2天。
  据悉,随着“联动接卸”辐射范围进一步扩大,将吸引更多长江流域外贸企业“弃陆转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枢纽地位也将获得进一步强化。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商业咨询服务,阁下应知本站所提供的内容不能做为操作依据。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