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百科

2025年AI产业收入破千亿!石景山区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揭牌

  11月7日,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发展论坛暨石景山区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揭牌仪式在石景山区举办。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二级巡视员刘航,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11月7日,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发展论坛暨石景山区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揭牌仪式在石景山区举办。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二级巡视员刘航,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王磊,石景山区委副书记、区长李新参加活动。
  根据集聚区规划,力争到2025年,集聚区一期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的建设将初见成效,集聚一批重点企业,落地3到5个行业领先的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引入10个以上产业服务平台,形成10个以上行业标杆解决方案,建设20个以上重点应用场景示范项目,人工智能产业实现收入突破1000亿元。
  刘航表示,产业集聚区的成立,是推动北京建设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的重要举措。全市将进一步优化产业创新创业生态,大力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统筹整合与优化配置各类优质资源,形成协同创新格局,推动北京加快建设成为人工智能国际创新高地。
  王磊在致辞中提到,石景区人工智能产业融合发展的有益尝试,有利于进一步集聚大模型领域的科技领军人才、科技创新资源,充分发挥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活力,更好地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李新表示,石景山区作为首都中心城区之一,抢抓产业发展机遇,在全市率先制定实施《石景山区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工作方案》,明确发展方向、确定发展目标,高质量建设“石景山区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集聚区将通过建中心、搭平台、落场景、聚企业、强算力等多措并举,打造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发展热土。
  “基础大模型”向“企业专属大模型”加速转化已成为行业共性发展需求。活动现场,石景山区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落地“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和评测”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启动“大模型平台评估”工作,可面向大模型数据工程进行测试评估与标准制定,系统评价企业大模型平台技术水平,推动产品迭代提升,树立业界平台应用标杆。
  政企项目落地
  为了吸引更多合作伙伴加入,促进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重大项目集聚,石景山区分别与北数所、百度、华为、猎户星空、智谱华章、面壁智能签约了重点项目,共同推动石景山区人工智能大模型研发和创新应用,打造区域经济新增长极。
  垂直应用拓展
  石景山区聚焦文娱体育、商业服务、智能制造、数字营销与媒体应用等多个领域,持续打造大模型应用标杆项目,与当红齐天、中航信等签约应用场景合作伙伴协议,促进大模型产业垂直领域实践。
  算力生态打造
  由企商在线牵头在石景山区落地建设“石景山智能算力中心”,同步启动“智能算力生态合作伙伴计划”,与华为、太极计算机等签署“石景山区智能算力中心生态合作伙伴协议”,协同齐力推动国产芯片制造、异构计算、通用AI大模型等方面的国产自主可控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
  运营团队合作
  为市场化建设、专业化运营,打造高质量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宏润公司与中关村数智人工智能产业联盟、中关村通力共同签署“石景山区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共建方战略协议”,三方将共同深化创新合作,打造专业管理团队,赋能地区产业新空间,共建产业集聚区。
  服务平台建设
  中关村数智人工智能产业联盟与海天瑞声、九章云极、云测、数牍、枫清等公司签署“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数据服务平台战略签约”,构建全栈式大模型产业链服务,推动大模型产业高速发展。
  活动中,石景山还与中关村人工智能研究院、中关村数智人工智能产业联盟、中视文化传媒培训学校、浪潮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代表共同为“中关村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人才培养基地”揭牌。未来人才基地将为产业培养更多专业技能人才、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为石景山区、北京市的人工智能集聚区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论坛还分别从大模型领域产业研究、医疗大模型领域研究和媒体大模型产业研究等多个方面开展主题演讲,畅谈产业发展态势,协同构建开放共赢的产业生态,共绘美好产业未来。
  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李先侠参加活动。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商业咨询服务,阁下应知本站所提供的内容不能做为操作依据。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