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到2026年 上海特色产业园区达60个 规上工业总产值破万亿元

  记者 李晔  上海市政府办公厅日前正式印发《上海市特色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明确到2026年,上海的特色产业园区达60个左右...

  记者 李晔
  上海市政府办公厅日前正式印发《上海市特色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明确到2026年,上海的特色产业园区达60个左右,集聚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约5500家,国家级和市级创新研发机构达360家以上,培育形成5家千亿级、20家百亿级特色产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
  《行动方案》重点任务包括了五大行动,即集群化发展强化行动、园区创新能级提升行动、要素供给优化配置行动、园区主体赋能增效行动、政策创新增能行动。
  集群化发展强化行动,包括培育集成电路、创新药、高端医疗装备、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民用航空领域标志性产业链10条以上;培育形成5家千亿级、20家百亿级特色产业园区;打造优势突出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10个。
  园区创新能级提升行动,包括加速形成特色产业集成服务平台10个以上;规模以上制造业数字化诊断全覆盖,数字化转型比例达85%;支持建设一批零碳创建企业(园区)等。
  要素供给优化配置行动,包括建立特色产业园区用地储备库,支持市级统筹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向特色产业园区倾斜,推进“工业上楼”、打造“智造空间”,明确制造企业在符合环保、消防、安全等要求下,可入驻产业综合用地进行生产制造;支持园区设立特色产业发展基金,促进“基金+基地”联动发展;培育特色产业“上海工匠”;支持园区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等。
  园区主体赋能增效行动,包括加强园区主体建设和管理;打造特色产业园区品牌;建立完善产业园区协同招商机制等。
  政策创新增能行动,支持符合条件的特色产业园区纳入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和管理,支持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创新中心、检测机构等公共服务平台,市级层面给予最高200万元资金支持;探索园区更新升级政策,鼓励国有、民营和外资等各类主体加快盘活特色产业园区的存量土地;畅通先行先试政策通道,推进空间规划编制、产业招商运营、存量空间盘活等试点突破,条件成熟后可在其他特色产业园区复制推广。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商业咨询服务,阁下应知本站所提供的内容不能做为操作依据。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