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之外,周金华作品展在深圳举行
当代艺术家周金华展览现场2019年9月7日下午,意外之外周金华作品展在深圳朴石艺术馆举行,本次展览共展出了著名当代艺术家周金华先生在深圳创作的新作二十余幅,展期...
当代艺术家周金华
展览现场
2019年9月7日下午,意外之外周金华作品展在深圳朴石艺术馆举行,本次展览共展出了著名当代艺术家周金华先生在深圳创作的新作二十余幅,展期将持续到10月7日,每逢周一闭馆外,免费向市民开放。
周金华先生是中国当代艺术界倍受瞩目的当代艺术家,200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后即工作于北京、深圳、重庆等地。早在学生时代即与曾经是中国当代艺术风向标的香港少励画廊签约,成为少励画廊最年轻的签约中国艺术家之一。并陆续与上海ART LABOR、Neuffer am Park、北京空间、星空间、玉兰堂、北京索卡艺术中心、北京当代艺术馆、台北新画廊、F2画廊、 艺·凯旋艺术空间、余德耀美术馆、德国曼海姆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保利拍卖等多家国内外知名艺术机构合作,成为国内外众多藏家青睐的当代艺术家之一。
也几乎得到了包括栗宪庭先生在内的众多学者、艺术评论家们的认同与鼓励。如艺术经纪人李书桥先生说:俯视的广角是一种形式,也是一种与族群既疏离又关联的心里感受,周金华笔下描绘的社会景观是在一种当下发生的具体社会时间的背景和在历史、现实各种合力的对峙中显现出来的,表现了那些宏观的社会潮流是怎样影响这个”公共空间”,乡村或城市民众怎样生存在这个空间的细节,以及社会政治、改革开放又怎样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领域。在街头”物质空间”的市井文化或自然景观的元素里找寻各种社会矛盾的碰撞。在建构作品的同时,也在慢慢卸载那些岁月残留下的碎片,对于那些浸泡在街头气息里的大众而言,他们或许失去一个旧的世界,却没有得到一个新的世界。
评论家王林教授评论说周金华的画以鸟瞰的视野构图,用沈括在《梦溪笔谈》中的话说,叫做“以大观小”,其画幅并不大,但感觉空间开阔而渺远,有一种超现实主义的异样性。 画面往往以汽车爆炸的火光作为视觉中心,令人想起汽车爆炸恐怖袭击的国际新闻,但周金华并不着力去刻画令人震惊的反应,而是把真实事件抽离出来加以形式化,成为画面构成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和点状的人群,和线型的道路,和舒展美观的色彩形成对比,不是靠现实的冲突而是靠超现实的并置,来造成精神上的荒诞感。而那特别添加的点线,以其对于视觉感受的挑衅性,让我们很难把眼前观感仅仅视为梦境。
评论家管郁达教授评论说周金华是重庆、深圳、北京三地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则更象一个诡异的、荒诞不经的、卡夫卡式的童话和寓言,体现了一种卡通主义的游戏精神。
评论家冯博一先生评论说:在现代化景观的关系中,始终伴随着自然生态不断恶化、资源日趋枯竭,环境污染迅速蔓延,生态危机演化为生存困境等等诸多问题。可以说我们处在一种新型的人文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对应关系之中,生活在一种新的挑战之中。中国正处于一个高歌猛进的“大跃进”式的现代化阶段,发展与变化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同时,由此导致的发展变化与我们的生态“景观”环境不断发生冲突,潜隐于现代化“大跃进”背后的“失控、危机”正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构成了中国特有的现代化景致,造成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而这恰恰是我们现代化过程所面临的历史处境问题。抑或这也是作为四川籍画家周金华作品中流露出悲情或宿命的显现——一句谶语吗?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赵力先生在为周金华先生撰写的长文里说:周金华推崇卡夫卡式的荒诞,但更青睐果戈理的境界,“在果戈里的小说里,荒诞最好地表现出了现实的凄凉。”在我看来,周金华的艺术也在追求一种超离表象意涵和惯常表达的个人方式,这在当下的语境之中显得尤其的有价值。他的“倾斜的生活场”,更让我们在人云亦云地活下去的同时,意识到了它有可能只是一种“俗套”,只是各种原本或可能的生活方式中的一个选择。“生活,从来不存在不可置疑的、客观存在的、唯一可能的方式”,西方的哲人如是说,而周金华的“倾斜的生活场”,在对现实生活进行批判的同时,也致力于在“完全超越于所有至今为止的生活经验之上”,确立起某种改变的雏形。
周金华说“我喜欢高原的纯净,稀薄的空气仿佛松开了现实对我身心的束缚”,或许对于一些观赏者而言,周金华的画也就是他们“高原上的稀薄空气”,可以让人们摆脱俗见,激发出自由、新鲜及全新体验的欲望,正确面对生活时代的真正变化。
广东美术馆郑娜女士评论说:周金华作品有别于其他艺术家,总是给人迥然不同的视觉感受。在静穆辽远的天地间置入喧嚣的日常情景,令人似曾相识却感到突如其来的荒唐;即使描绘出最日常的街市人群,画家似乎也始终保持与之相隔遥远的距离;更不用说那些瞬间聚焦的暴力事件,以其视觉上的突兀而震撼心灵。
借助摄影技术的特殊观察和大视域的场面描绘,周金华的作品显得别具特色。其画面,人物多以俯视的角度按比例缩小,与画家营造的场景空间形成鲜明的视觉对比。在周金华的作品中你似乎感觉到视点随人物的不同走向而移动,在虚拟的平面空间里,观者的视域似乎可以进行360度的环视和游览,正是这种视觉效果让观者完成从视像到心理映像的审美转换,而转换过程的时间性则导致画面与观者产生一定的距离感,从而赋予画面以想象性的丰富内涵。观众因此得以摆脱既定视觉经验的束缚,感受到陌生化带来的异样体验。
AFG董事经理Jon Reade表示:“周金华是中国艺坛的明日之星,现于市场上已有相当的知名度,将来很大机会成为新一代的蓝筹艺术家。他的作品现已广被欧洲收藏家作私人收藏,估计未来仍会继续获得高度好评,因此他的作品价格亦会继续稳步上扬。”
艺术家杜应红先生在开幕式上说:从事绘画工作的是画师、成门成派的画师是画家、运用精湛的绘画手段反映社会、哲学、文化问题并成门成派的观念画家是周金华先生这样的当代艺术家。
他的作品是用上帝的视角审视人间,用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关注、扫描与梳理世间的万事万物。周金华先生也象一个导演,将一切人、事、物进行智慧地打散、重构,最终营造出一幅幅生动有趣、变化丰富而统一的视觉作品,他的每一幅作品都非常耐读、精彩!
关于艺术收藏的价值与关系,第一种应该是消费性收藏,第二种是兴趣式收藏,第三种是投资性收藏,第四种是研究性收藏。周金华先生的作品雅俗共赏、学术水平专业、深得世界各地收藏家青睐,自然也包含了以上几点功能和价值。
展览开幕式上,朴石艺术馆馆长秋水先生、祥山艺术馆馆长郭赟先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艺术学院创始院长王荣松先生等分别致辞及对周金华先生的作品进行了评论。开幕式由画家黄小玲主持。艺术家邓荣斌先生、雕塑家卓军先生、画家刘向明先生、艺术家徐洪波先生、篆刻艺术家黄荣先生、艺术家韩研潮先生、艺术经纪人王新明、深圳大学李丽红教授、武术运动员刘亚辉先生、画家李亚楠等各界人士参加了本次展览。
周金华作品《金山上》100x80cm 布面丙烯、油彩
周金华作品《快乐红黄蓝》99x33cm 地图油画
附周金华部分简历以及作品:
2018异乡人–当代族群经验研究展 祥山艺术馆/深圳
2019山竹之后当代艺术展 深圳国风艺术馆
2019山竹之后当代艺术展 深圳艺术博览会
2018 《印迹》 Art Labor Gallery /上海
2017自我赋译——当代艺术邀请展 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上海
2017“拾爱”ART LABOR画廊十周年别展 ART LABOR画廊/上海
2016“花火” ART LABOR画廊/上海
2016“无界之界”艺术群展 劳特斯辰艺术空间/北京
2016“桃花源时代”黑桥十年当代艺术展 BA自在艺术创客/北京
2016“另一种视野”绘画语言研究展 时代美术馆/北京
2016《周金华作品展》 光州艺术博览会/韩国
2015现实主义的幽灵-当代新现实主义五人展 AK艺术中心/北京
2015“五月方圆” 艺穗会当代艺术空间/香港
2015“ 璀璨之夜” 北京杜格私人艺术空间/北京
2014同构.对画–两岸青年艺术家作品交流展 北京索卡艺术中心/北京
2013激变——新叙事性精神绘画展 北京当代艺术馆/北京
2013 《周金华艺术展》 香港会展中心/香港
2013 《如梦》新画廊/台北
2012第一届世界青年艺术节 诺丁汉/英国
2012 香港少励画廊20周年展《纬度·态度》 少励画廊 /香港
2011“乡愁与相遇”巡回展 南京/杭州/成都/重庆
2011 “漫步” F2画廊/北京
2011 “那景 那影”凯旋人物系列收藏展 艺·凯旋艺术空间/北京
2011 《 命运 》 少励画廊 /香港
2010 “中国欢迎您” 奥尔登堡市立美术馆/德国,奥尔登堡市
2010“The Tao of Now”白兔美术馆/ 澳大利亚悉
2010 “断章取义”12个中国艺术家联展 北京梯级艺术中心/北京
2010《 周金华 》Neuffer am Park美术馆 /德国
2010《 真实的荒谬 》 百艺画廊 /台北
2009 “花好月圆” 余德耀美术馆/印尼
2009《 齐物论 》 北京空间 /北京
2009《 当事情发生前,一切似乎都很好 》 康斯坦茨美术馆 /德国
2008 “中国幻想”铸造艺术馆开幕展 北京铸造艺术馆/北京
2008 生命的形状-《中国东。西》当代艺术主题邀请展 南京凤凰美术馆/南京
2008 “一切皆有可能” 中国艺术家作品展 卢森堡
2008《 常 ·变 》北京空间 /北京
2007反空降艺术计划 深圳创库
2007 “你的观点,我的故事”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展 德国柏林
2007 “杰出亚洲艺术奖” 香港
2007 “遭遇绘画”10人作品展 中国美术馆/北京
2007“向上看,向下看” 北京空间/北京
2007 “从西南出发”西南当代艺术展 1985—2007 广东美术馆/广东
2007“酸酸甜甜的一代”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展 德国曼海姆博物馆/德国
2007《 不动声色 》 少励画廊 /香港
2006中国油画新新力量第六回展 北京丹麦文化艺术中心/北京
20062006上海艺术博览会青年艺术家推介展 上海艺术博览会/上海
2005《 我们 》 少励画廊 /香港
2005南方生活当代艺术展 云南昆明
2003“1 1”周金华,万艺生双人作品展 少励画廊 /北京
2003 “首届全国美院油画专业优秀作品展” 何香凝美术馆 /深圳
砧板上的肉,可能是2019年最好的中国民生艺术作品
上海ART LABOR提名艺术家周金华油画作品
《白日梦》系列1、2、3、4尺寸每件45x37cm版数30 收藏级艺术微喷
《白日梦》系列5、6 尺寸 60X80cm 布面丙烯、玻璃水钻 2018
“白日梦”在中文里主要有两种释义:1.如字面的意思是白天睡觉时做梦,接近英文里的“ daydream”。2.空想,不切实际的幻想,就如英文里的“pipe dream”。很显然,在这个系列的作品中,这两种意义都是存在的,各种荒谬和不可思议的现象如果用“梦”来解说似乎都是可以原谅的,因此梦可以粉饰丑陋并具有安慰剂一般的作用。另外还有一点需要强调,梦都是不长久的,特别是“白日梦”,虽然画面中的人物看上去睡得很熟,但很可能下一刻就会醒来。
《白日梦》系列5、6 尺寸 60X80cm 布面丙烯、玻璃水钻 2018
“白日梦”在中文里主要有两种释义:1.如字面的意思是白天睡觉时做梦,接近英文里的“ daydream”。2.空想,不切实际的幻想,就如英文里的“pipe dream”。很显然,在这个系列的作品中,这两种意义都是存在的,各种荒谬和不可思议的现象如果用“梦”来解说似乎都是可以原谅的,因此梦可以粉饰丑陋并具有安慰剂一般的作用。另外还有一点需要强调,梦都是不长久的,特别是“白日梦”,虽然画面中的人物看上去睡得很熟,但很可能下一刻就会醒来。
《忧郁的公鸡》 80x210cm 布面油画 2017(原作)
《忧郁的公鸡》的创作初始点来自于身边一个朋友的创业故事,不过故事不是重点,物与物之间的微妙关系才是我最想在这件作品中想表达的。
《忧郁的公鸡》120x46cm 收藏级艺术微喷(局部)
《忧郁的公鸡》120x46cm 收藏级艺术微喷 2018年制
此件作品是在做艺术微喷的复制纸本上手绘添加了一只蛐蛐,这样复制品和原作有紧密的联系同时也有所差异。
《崭新的风景》 No.1 210x80cm 布面丙烯 2015(原作)
崭新的风景系列来源于日常的视觉经验,但在新风景里的日常是被异化的,这样被异化的风景也许有着绚丽的外表,但内核却更为孤独和凄凉。
《崭新的风景》No.1 120x46cm 收藏级艺术微喷(局部)
《崭新的风景》No.1 120x46cm 收藏级艺术微喷 2018年制
原作的整个场景中只有一个人物,在做艺术微喷的复制纸本时手绘添加一位女性,因此独自的旅途中有了相遇,这也是我与作品之间的再次相遇。
《观山水》摄影 210×35.5cm 2014 收藏级艺术微喷 版数:10 2018年制
这件摄影作品是《观山水》系列中的一件,图中的风景来自于湖北恩施,随着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开通,恩施美丽的自然风光越来越多的被人知晓,作为建在山中的城市也迎来了快速的扩张,在这个人和自然博弈过程中衍生出一些短暂而特殊的风景,在2014年初春的一个夜晚我独自观看并记录了这壮丽而短暂的山水风光。
周金华作品《生命之轻》No.2 100x80cm 布面综合材料 2014
周金华作品《起风的日子》31x23cm纸本水彩2016
周金华作品《一个人的世界》No.7 23x31cm纸本水彩2016
周金华作品《一个人的世界》No.13 23x31cm纸本水彩2016
周金华作品《一个人的世界》No.15 23x31cm 纸本水彩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