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动手“点绿”平谷 把国土绘成丹青!
2023年,平谷区园林绿化局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和全区发展大局,将园林绿化工作充分融入高大尚平谷三大发展路径和...
2023年,平谷区园林绿化局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和全区发展大局,将园林绿化工作充分融入高大尚平谷三大发展路径和“平急两用”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中,筑牢首都东部绿色屏障,深度优化全区生态质量,加快生态价值向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转变,坚定不移推动平谷区绿色高质量发展。
2024年,区园林绿化局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严守生态底线,挖掘平谷生态潜力,实现“山峦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街巷绿树成荫,庭院花团锦簇,百姓和和美美”的愿景。
2023年重点工作成效
科学增绿,营造生态宜居环境
强化生态系统修复,完成平原造林质量提升试验示范区建设、6.15万平方米揭网见绿销账、3万亩森林健康经营抚育、5000亩国家储备林建设、5084亩国有林场生态景观林建设。提升绿地服务水平,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5.07%。完成3.2万平方米小微绿地建设、泰和公园全龄友好改造、3个社区“大树进社区”建设、14个居住区绿化环境问题整治,改造提升村头片林3处共147亩、城区绿地裸露地块6000余平方米。建成平谷区三级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体系,开展义务植树活动268场,8.69万人次参加,新植树苗5.43万株,抚育折合11万株。成立专班,围绕生态修复、沃土增汇和花园城市建设等领域谋划项目入库11个。创建完成首都绿色村庄4个、首都花园式单位2个、首都花园式社区1个。城区创新种植绿化中草药2.5万平方米,在全市率先开展古树名木专题展览,创新开展大树进党校、进军营、进消防救援支队等绿化美化新模式。
筑牢防线,全力守护森林资源
组建森林资源保护巡护应急志愿服务大队和2支国有林场森林消防中队,将蓝天救援队纳入森林防灭火体系。应用无人机开展森林防灭火工作,设置3个无人机驻点,实现13个山区有林乡镇全覆盖,在20分钟内到达火场并投弹灭火。构建全年、全域、全天候、大应急的无人机应急处置工作体系。实现3年无火灾目标,“三烧”同比下降26.5%,实现3连降。完成美国白蛾防治20.34万亩,春尺蠖防控4900亩,白蜡窄吉丁防治500亩,悬铃木方翅网蝽防治500万亩,松材线虫病松林监测面积12.697万亩。利用树木复壮、物理防控、生物防控、园林废弃物循环利用相结合的形式,在巡河路、惠民公园、阅景公园等区域先行试点,完成660余亩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增设北京泃河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区级监测站,实现泃河野生动物监测专人专项负责。组织“平顺蓟三兴”林业行政执法协作会议,达成京津冀在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方面一体化发展共识。
深化改革,全面践行“两山”理论
推深做实“林长制+检察+公安+城管”工作机制,开展联席会议5次,“爱鸟周”“野生动植物保护日”等专项宣传13次,“绿剑2023”“护松2023”等执法行动36次。编制印发了全市首个林长制工作要点及任务清单,创新推行“一长两员”网格化管理体系、企业林长等模式,将林长制督查考核纳入区政府绩效考核,推动林长制工作压实落细。发展林下经济2.1万亩,建设北京市示范性集体林场2个、区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2个,形成林药、林粮、林菌、林花等多种模式相结合的林下经济发展格局。完成东高村镇、熊儿寨乡和山东庄镇集体林场移交,全区6个集体林场生态林管护面积达到2.5万亩,招收农民工就业285人,提高平原生态林的综合效益和绿色就业水平。
2024年工作计划安排
聚焦花园城市建设,提升生态涵养品质
强化生态修复和绿化美化。继续开展40000亩森林健康经营抚育和国有林场景观提升项目。加快推动平谷区燕山山地综合治理项目落地。围绕花园城市建设,继续做好项目谋划以及项目落地。实施2处小微湿地修复和自然保护区勘界工作。继续提升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完成1个全龄友好公园改造,建设小微绿地20000平方米。将中草药进城区工作与花园城市建设深度融合,形成平谷城区中草药种植绿化新模式。继续强化园艺驿站宣传功能,新建1家园艺驿站,全区3个驿站常态化、全龄化、多样化开展花园城市建设推广和宣传以及惠民园艺活动。全力运营好平谷区各级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组织保障义务植树任务圆满完成。持续开展古树生境整体改善工作,加快推动古树校园、村落建设。
守住资源安全底线,筑牢生态安全防线
提升林业资源管理水平。不断巩固森林生态建设成果,依法严厉查处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检查等行政行为,增进园林绿化行政效能;持续推进绿剑、护松专项行动。依法依规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港、京平高速扩建、承平高速等重点项目的审批,保证项目进展。全面开展平谷区第十次园林绿化资源专项调查,摸清平谷区园林绿化资源本底。
夯实林业资源保护防线。重点推进48公里森林防火道路、10座森林防火蓄水池、10座森林防火检查站、6座林业智能监测基站等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完善国有林场森林消防中队管理办法和标准化建设,强化提升防灭火综合业务技能和救援队伍战术水平。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防控方针,继续做好全区美国白蛾等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及松材线虫病普查工作。加快推进洳河周边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继续做好国家、市、区三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持续开展野生动物救助和放归工作。
提高林长制治理能力,着力增强生态共享
推动林长制全面见效。继续走深做实打造林长制升级版,把握林长制关键,进一步推动各级林长制履职尽责。做实平谷区林长制激励奖励机制;深挖林长制改革实施规划;计划开展2024年林长制进党校,为各级林长、林长制办公室人员开展培训;开创2024年度区级林长制改革试点;继续深化“林长制+检察+公安+城管”机制运行。
推进绿色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总结集体林场试点经验,在2024年,组建完成区级新型集体林场,将所有平原生态林全部纳入区、镇新型集体林场管理。加快新型集体林场林下经济经验推广。全面推动林下资源利用,计划发展林下经济15000亩,在管护好现有林地、林木的基础上,依托自身区域优势,结合现有景观,适度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和森林景观利用等林下经济项目,真正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2024年,区园林绿化局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严守生态底线,挖掘平谷生态潜力,实现“山峦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街巷绿树成荫,庭院花团锦簇,百姓和和美美”的愿景。
2023年重点工作成效
科学增绿,营造生态宜居环境
强化生态系统修复,完成平原造林质量提升试验示范区建设、6.15万平方米揭网见绿销账、3万亩森林健康经营抚育、5000亩国家储备林建设、5084亩国有林场生态景观林建设。提升绿地服务水平,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5.07%。完成3.2万平方米小微绿地建设、泰和公园全龄友好改造、3个社区“大树进社区”建设、14个居住区绿化环境问题整治,改造提升村头片林3处共147亩、城区绿地裸露地块6000余平方米。建成平谷区三级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体系,开展义务植树活动268场,8.69万人次参加,新植树苗5.43万株,抚育折合11万株。成立专班,围绕生态修复、沃土增汇和花园城市建设等领域谋划项目入库11个。创建完成首都绿色村庄4个、首都花园式单位2个、首都花园式社区1个。城区创新种植绿化中草药2.5万平方米,在全市率先开展古树名木专题展览,创新开展大树进党校、进军营、进消防救援支队等绿化美化新模式。
筑牢防线,全力守护森林资源
组建森林资源保护巡护应急志愿服务大队和2支国有林场森林消防中队,将蓝天救援队纳入森林防灭火体系。应用无人机开展森林防灭火工作,设置3个无人机驻点,实现13个山区有林乡镇全覆盖,在20分钟内到达火场并投弹灭火。构建全年、全域、全天候、大应急的无人机应急处置工作体系。实现3年无火灾目标,“三烧”同比下降26.5%,实现3连降。完成美国白蛾防治20.34万亩,春尺蠖防控4900亩,白蜡窄吉丁防治500亩,悬铃木方翅网蝽防治500万亩,松材线虫病松林监测面积12.697万亩。利用树木复壮、物理防控、生物防控、园林废弃物循环利用相结合的形式,在巡河路、惠民公园、阅景公园等区域先行试点,完成660余亩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增设北京泃河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区级监测站,实现泃河野生动物监测专人专项负责。组织“平顺蓟三兴”林业行政执法协作会议,达成京津冀在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方面一体化发展共识。
深化改革,全面践行“两山”理论
推深做实“林长制+检察+公安+城管”工作机制,开展联席会议5次,“爱鸟周”“野生动植物保护日”等专项宣传13次,“绿剑2023”“护松2023”等执法行动36次。编制印发了全市首个林长制工作要点及任务清单,创新推行“一长两员”网格化管理体系、企业林长等模式,将林长制督查考核纳入区政府绩效考核,推动林长制工作压实落细。发展林下经济2.1万亩,建设北京市示范性集体林场2个、区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2个,形成林药、林粮、林菌、林花等多种模式相结合的林下经济发展格局。完成东高村镇、熊儿寨乡和山东庄镇集体林场移交,全区6个集体林场生态林管护面积达到2.5万亩,招收农民工就业285人,提高平原生态林的综合效益和绿色就业水平。
2024年工作计划安排
聚焦花园城市建设,提升生态涵养品质
强化生态修复和绿化美化。继续开展40000亩森林健康经营抚育和国有林场景观提升项目。加快推动平谷区燕山山地综合治理项目落地。围绕花园城市建设,继续做好项目谋划以及项目落地。实施2处小微湿地修复和自然保护区勘界工作。继续提升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完成1个全龄友好公园改造,建设小微绿地20000平方米。将中草药进城区工作与花园城市建设深度融合,形成平谷城区中草药种植绿化新模式。继续强化园艺驿站宣传功能,新建1家园艺驿站,全区3个驿站常态化、全龄化、多样化开展花园城市建设推广和宣传以及惠民园艺活动。全力运营好平谷区各级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组织保障义务植树任务圆满完成。持续开展古树生境整体改善工作,加快推动古树校园、村落建设。
守住资源安全底线,筑牢生态安全防线
提升林业资源管理水平。不断巩固森林生态建设成果,依法严厉查处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检查等行政行为,增进园林绿化行政效能;持续推进绿剑、护松专项行动。依法依规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港、京平高速扩建、承平高速等重点项目的审批,保证项目进展。全面开展平谷区第十次园林绿化资源专项调查,摸清平谷区园林绿化资源本底。
夯实林业资源保护防线。重点推进48公里森林防火道路、10座森林防火蓄水池、10座森林防火检查站、6座林业智能监测基站等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完善国有林场森林消防中队管理办法和标准化建设,强化提升防灭火综合业务技能和救援队伍战术水平。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防控方针,继续做好全区美国白蛾等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及松材线虫病普查工作。加快推进洳河周边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继续做好国家、市、区三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持续开展野生动物救助和放归工作。
提高林长制治理能力,着力增强生态共享
推动林长制全面见效。继续走深做实打造林长制升级版,把握林长制关键,进一步推动各级林长制履职尽责。做实平谷区林长制激励奖励机制;深挖林长制改革实施规划;计划开展2024年林长制进党校,为各级林长、林长制办公室人员开展培训;开创2024年度区级林长制改革试点;继续深化“林长制+检察+公安+城管”机制运行。
推进绿色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总结集体林场试点经验,在2024年,组建完成区级新型集体林场,将所有平原生态林全部纳入区、镇新型集体林场管理。加快新型集体林场林下经济经验推广。全面推动林下资源利用,计划发展林下经济15000亩,在管护好现有林地、林木的基础上,依托自身区域优势,结合现有景观,适度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和森林景观利用等林下经济项目,真正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