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百科

海淀区:一季度空气质量改善实现“开门红”

  从海淀区生态环境局可以了解到,2024年以来,海淀区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同比降幅14.9%,优良天数78天,优良率达到85.7%,持续保持城六区最...

  从海淀区生态环境局可以了解到,2024年以来,海淀区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同比降幅14.9%,优良天数78天,优良率达到85.7%,持续保持城六区最优,一季度实现了空气质量改善的“开门红”。据介绍,2023年海淀区大气环境中四项主要污染物持续稳定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PM2.5年均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连续九年保持城六区最优。近年来,海淀区牢固树立和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生态文明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强化“五大协同”实现从重点整治向系统治理转变
  海淀区通过强化目标协同、主体协同、污染物控制协同、区域协同和政策协同,有序推进各项重点任务目标实施,创新实施区级生态环境保护报告制,在全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连续四年获评“优秀”等次。“推行清洁生产是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有效途径。区生态环境局指导重点企业采取源头替代、过程管控、末端治理等手段开展清洁生产,较好地实现了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协同减排”。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刘晓东介绍说。同时,海淀区在全市率先开展汽修行业源排放清单编制工作,推动挥发性有机物、臭氧、PM2.5协同控制。
  此外,海淀区不断强化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及公众对区域协同治理的共识,形成多主体参与的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合力;落实节能减排税收优惠政策,建立环境治理政务失信记录机制,在融资授信、考核表彰等领域对失信企业设置环保信用门槛。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从被动应对向主动作为转变
  “天气不错出去逛逛!”“今天的蓝天真好看!”是不少海淀居民发在朋友圈里的日常,好天气带给居民的幸福感是最为直接的。近年来,海淀区逐步搭建人工智能生态环境监管平台,健全“监测、评价、预测、溯源、通报、整改、评估”闭环管理体系。
  为提升人居环境品质,严格落实城市更新条例,实施城市更新项目85个;开展片区融合更新,将14个项目纳入市级储备库;探索小片平房区改造实施方式,梳理摸排373处。同时,聚焦餐饮油烟、噪声扰民等老百姓“家门口”的生态环境问题,强化未诉先办、主动治理,落实“每月一题”“每月一案”,市级考核排名跃居全市前列。建立并完善“街巷长”“小巷管家”制度,打造共享共治社会治理格局,提升人居环境品质,全区街镇级、社区村级管城理事等志愿服务覆盖率达100%。
  聚焦重点领域持续深化“一微克”行动
  蓝天保卫战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中之重,3月13日空气重污染黄色预警期间,区生态环境局严格开展执法检查。在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看到一家施工单位虽已停止室外喷涂粉刷、建筑拆除和土石方作业等易产生扬尘的作业工序,但现场存在部分土质地面和物料未完全苫盖、苫盖网局部破损等问题,执法人员当即要求施工方立即整改,并要求施工单位做好洒水降尘、车辆冲洗、封闭作业等,避免产生扬尘污染。
  施工单位负责人表示立即进行整改:“以后将全力以赴确保施工现场的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区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顼飞说道:“2024年以来,区生态环境局从严从细落实《海淀区春季扬尘治理百日攻坚方案》,有效管控春季扬尘高发问题,全力提升扬尘污染防治水平,截至目前共出动348人次,检查施工、道路、裸地等涉扬尘单位162家次,发现问题175个,现场整改问题155个,移送案件线索20起。”
  2024年,区生态环境局将贯彻落实《空气质量改善行动计划》,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以降低PM2.5浓度为主线,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守护美丽蓝天。加强施工、道路、裸地“三尘共治”,健全扬尘问题“排查-通报-核查-反馈”机制。加大餐饮油烟治理力度,强化执法监测,完善并深化应用在线监控设备等措施;强化VOCs治理,加强园区“源头替代-过程监管-末端治理”全流程监管。持续巩固“无煤化”成果,加快推进燃气锅炉低氮深度治理,完成燃油锅炉改造“清零”目标。强化科技支撑,完善“人工智能+生态”监管平台,健全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加快构建集环境自动监测、污染源头管控、执法监管和智慧审批于一体的生态环境系统治理体系。
  夯实绿色基底打造可持续发展“绿色银行”
  近年来,海淀区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从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到美丽乡村工程,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到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区生态环境局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在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方面,海淀区成功达标,通过植树造林、城市绿化等举措,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绿色空间。同时,美丽乡村工程的建设也取得了积极成果,9个美丽乡村工程的建成,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还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海淀区积极推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2023年共办理损害赔偿案件12起,涉及赔偿金额110余万元。此外,海淀区还发布了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阶段性成果,涵盖了1285个物种的调查名录,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生态治理方面,海淀区通过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治理,完成了21个河道生态治理项目,治理河道41.2公里。同时,海淀区还建设了12处小微绿地和13处公园绿地,道路慢行系统增加80公里,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休闲娱乐场所。
  2021年,海淀区在城六区中率先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命名,2024年,海淀区正在积极创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不断充实。
  海淀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是全区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基础上,加快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为建设现代化强区、高品质海淀厚植生态底色。”区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胡玉国说。未来,区生态环境局将继续秉持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积极探索创新,努力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商业咨询服务,阁下应知本站所提供的内容不能做为操作依据。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