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房产

密云这本丰富的生物“家谱”等您来看

  密云区多渠道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通过蓄水保土、调节气候、改善环境等方式,为生物提供绿色空间,生物家谱日益丰富。  近日,在清凉谷景区内,摄影爱好者记录到...

  密云区多渠道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通过蓄水保土、调节气候、改善环境等方式,为生物提供绿色空间,生物家谱日益丰富。
  近日,在清凉谷景区内,摄影爱好者记录到黑鹳育雏的珍贵影像。悬崖峭壁间,毛茸茸的雏鸟们正“嗷嗷待哺”,鸟爸爸鸟妈妈们有的张开双臂将雏鸟护在身下,有的在鸟巢附近盘旋,有的则俯冲到附近捕食,场面十分热闹。
  观鸟爱好者宋鹏涛介绍:“黑鹳在密云并不少见,在我们日常巡视拍摄的过程中能看到,少则一两只,多则三五只,但这次在密云境内育雏,还是首次记录到,一方面是说明密云的生态环境确实是变好了,另一方面说明大家对动物的保护意识也增强了。”
  鸟类生性机警对栖息地环境要求较高,密云区作为生态涵养区,具有林木多、水源充足、食源丰富、气候适宜等优势,吸引了鹊鸲、大鸨、白枕鹤等一大批珍稀鸟类到访。同时,在密云区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等地,豹猫、斑羚等难得一见的野生动物也频频现身。2024年,更是首次发现杂配轴藜、鹊鸲、东方特蟋等北京市新记录物种。据名录统计,密云区共收录维管植物、陆生野生动物、鱼类、昆虫等7大类3785种物种。
  据观鸟爱好者宋会强介绍:“2022年中国科学院植物所的几位专家在密云首次发现宝珠草,地点是白龙潭山上,当时我也跟随去进行了拍摄,2023年和2024年的5月份,我也对宝珠草进行了拍摄记录,2024年又发现了杂配轴藜,我准备这几天带着设备去进行拍摄。”
  生态环境是生物多样性的风向标,密云区坚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机制,强化密云水库流域水生态保护、增强水源涵养功能;大力实施营林造绿工程,拓展绿色空间;加大对野生动植物的本底调查,摸清密云生物资源“家底”;积极推进无废城市建设,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让各类生物在密云各得其所、各得其养。
  区自然保护区管理与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主任张德怀表示,下一步区园林绿化局将以名录为指引,加强与多部门的合作,结合保护地湿地、保护小区等建设,不断加大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力度,完善监测体系和大数据平台的建设,从而更深入、更全面的加强水源地保护,筑牢首都生态屏障,助力北京生物多样性之都的建设。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商业咨询服务,阁下应知本站所提供的内容不能做为操作依据。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