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零排放 低噪音 360度看江景 首艘新能源轮渡船在沪启航

“上海轮渡11”在南陆线陆家浜路码头启航。资料图片   记者 束涵 实习生 黄子骏   零排放、低噪音,还能360度看江景,上海轮渡船家族...






“上海轮渡11”在南陆线陆家浜路码头启航。资料图片


  记者 束涵 实习生 黄子骏


  零排放、低噪音,还能360度看江景,上海轮渡船家族迎来新成员。昨天,中国首艘新能源轮渡船“上海轮渡11”在南陆线陆家浜路码头启航,计划经历2个月的压力测试和空载试航后,在塘董线上试运营。年底前,在市中心区域航线正式投入运营。


  “上海轮渡11”的外观和目前正在使用的客渡船似乎没有明显区别,走进船舱却是别有洞天。在一层船舱内,围绕“百年轮渡大事记”和“红色印记”两大主题,以文字、图片、实物展陈,展现轮渡历史沿革与城市之变。沿着楼梯来到二层,好像置身于小型的邮轮。舱室中设置了软包座椅,旁边有充电接口。顶层设计成了玻璃天窗,四周是玻璃幕墙,整个空间更加明亮通透。和以往渡船只在船尾留有观景平台不同,“上海轮渡11”设计了环形走道,走道没有任何遮挡,美景可以尽收眼底。


  “‘上海轮渡11’是中国首艘新能源电池动力客运渡轮,采用先进的纯电动力系统,可满足10小时的用电需求,不会产生废气、废水和噪声污染。”上海市轮渡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数字运营中心经理杨永昶介绍。全船还引入了信息化系统、智慧船舶系统、数字孪生系统和环境检测系统,实现全船状态实时监控,全面提高航行安全性、可控性、智能性。


  上海轮渡已有百年历史。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市轮渡运转达到了顶峰,最多时各类营运船舶百余艘,日均客流量百万人次,1988年客运量达到历史最高的3.83亿人次,留下了百万市民过浦江的壮观场面。


  不光是客运,由于当时大桥、隧道还不够完善,车渡航线成为两岸货物运输的首选,高峰时等候的车队能绵延五六公里。后续随着大桥、隧道的逐步建成,最后的3条车渡航线于2006年至2007年相继停运关闭,完成历史使命。


  “轮渡在一步步向前发展。小时候,我们在十六铺码头乘坐的是蒸汽船,烧煤,可以坐两三百人。后来,渡轮载客量从500客位发展到1400客位,这次还用上了新能源动力系统,坐起来平稳,也没有油味。”曹启民曾是原上海市轮渡有限公司沪航客76号轮机长,这次受邀前来试乘,心情很激动。


  目前,在北起吴淞口、南至闵行的80公里黄浦江江面上,上海轮渡共有航线17条,营运船舶34艘。其中,22艘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投用的“世博客渡”渡船,6艘为2017年伴随黄浦江滨江公共空间贯通开放而新建的新型“上海轮渡”系列渡船。此次加入的新成员“上海轮渡11”,则标志着上海轮渡进入绿色发展新阶段。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商业咨询服务,阁下应知本站所提供的内容不能做为操作依据。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