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得了甲流、支原体、腺病毒还是混合感染 一枚芯片同时测12种病原体

  记者 徐瑞哲 通讯员 徐凌  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复杂多样,给全球公共卫生健康带来严重威胁,迫切需要精准有效的诊断方法。记者昨天获悉,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

  记者 徐瑞哲 通讯员 徐凌
  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复杂多样,给全球公共卫生健康带来严重威胁,迫切需要精准有效的诊断方法。记者昨天获悉,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赵建龙、贾春平团队联合上海海洋大学卞晓军团队,成功开发一种高度集成的微流控芯片,能同时检测12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实现从样本到结果的快速全自动化诊断流程。
  近日,相关研究发表于国际期刊《分析化学(Analytical Chemistry)》。这些可同时检测的病原体包括人类腺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A、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等。“这项创新技术的核心在于其高度集成化的设计,它整合了磁珠核酸提取与纯化、声流驱动混合、液体等量分配,以及多重PCR扩增和原位荧光检测等多个步骤。”卞晓军介绍,芯片设计巧妙,利用微柱和气泡捕获阵列结构实现磁珠的高效混合,同时采用油包水体系有效防止交叉污染。
  “这一成果不仅提高了检测效率,也大大缩短了诊断时间,整个检测过程仅需约70分钟,其多重病原体分析能力、灵敏度和速度均优于现有的大多数微流控芯片分子诊断方法。”卞晓军说,芯片的检测灵敏度极高,检出限低至10拷贝/微升(μL),确保对低浓度病原体的有效检测。
  据悉,在临床鼻拭子样本的验证中,该芯片展现了出色的多重病原体分析能力,无论是单一病原体还是混合感染,都能准确检测。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商业咨询服务,阁下应知本站所提供的内容不能做为操作依据。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