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东城文化月|月映中轴线 东城爱相融!百余项文化活动欢度中秋好时节
山河万古色,天地一轮秋。中秋佳节来临之际,东城区通过开展“古韵今辉诵中秋”“悦享秋华游中秋”“桂影雅集赏中秋”三大板块140余场活动,中轴线上多个遗产点位以...
山河万古色,天地一轮秋。中秋佳节来临之际,东城区通过开展“古韵今辉诵中秋”“悦享秋华游中秋”“桂影雅集赏中秋”三大板块140余场活动,中轴线上多个遗产点位以及各商圈、公园、剧场等空间好戏连台,让市民感受不一样的中秋佳节,体验不一样的节日氛围。
1 古韵今辉诵中秋
中秋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自古以来就有着举办诗会的习俗,中秋诗会不仅是一场文学的盛宴,更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秋节期间,东城区在左安门角楼举办“月圆京城 情系中华”2024东城区中秋诗会,带来“1+1+2”中秋体验活动,举办1场中秋诗会,1场民谣音乐会,2场国风之夜游园会,打造连续不间断的中秋小长假公共文化活动。
中秋诗会以皎皎月光与静谧古建筑为背景,包含“秋月皎皎”“望月怀远”“月明中轴”三个篇章,通过诗朗诵、民乐合奏、古琴独奏等形式,展现月光与古建筑的宁静悠远,及其所承载的绵长情思。诵明月之诗,令广大群众充分感受中秋节日魅力,领略中秋文化内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与情感认同。在中秋节期间,体育馆路街道开展“友爱和谐共享中秋佳节”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和小朋友为大家讲述关于中秋节的故事和诗词,并与现场的小朋友们进行诗词互动、手工体验做花灯,让大家将传统文化与佳节习俗相结合。
2 悦享秋华游中秋
中轴赏明月,万家庆团圆。中秋佳节期间,“我与地坛”北京书市荟聚40万种图书与读者见面,市民在中秋节相聚在古树参天、书香满园的地坛公园,尽享淘书、换书的乐趣。
天坛公园开展传统文化和互动体验相结合的“月满中秋 天坛雅集”——中秋游园活动,举办“月‘缘’天坛聚爱心 文明传递‘义’起行”跳蚤市场,带领游客学文化、逛雅集、赏圆月,在六百年古建中尽享传统文化之美。
2024草本青年生活节在龙潭中湖公园摩天轮下举办,突出“新饮茶计划”主题,包括茶的审美计划、茶的特调计划、茶的聊天计划、茶的电影计划、茶的诗歌计划等10个精彩沉浸单元。现场推出超500款热门茶品,超800款首发器物,9种热门茶品天幕茶席请大家现场品鉴。此外,每天举办3场读诗互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大家带来以优质文化艺术内容为底色,好玩好逛好吃好文艺的中秋体验。
节日期间,珐琅厂推出“赓续文脉·焕新出彩”——工艺美术大师李新民的艺术人生暨北京景泰蓝“三文化系列”艺术展,举办“花好月圆 京韵蓝彩”北京景泰蓝展销会,展现东城非遗匠心。
隆福寺举办大娃怪市中秋复古游园会,原创手作、即兴音乐、中古收藏、逛吃逛喝、手工互动、月下交友等活动精彩不断。
天鼎218文化金融园举办手帐市集,售卖、展示以日记本为主题的文创产品,让更多的人了解手帐,了解文创,更好地体验生活、记录生活。
朝阳门街道首次推出“朝阳门中秋游园会”,通过“游园惊梦”“中秋掌灯夜”“大方书场”等特色鲜明的活动将辖区内的文化空间进行串联。
此外,龙潭西湖公园举办“中秋赏月会”,柳荫公园举办“我和月亮手拉手”中秋传统文化体验活动。
青年湖公园举办“五谷丰 秋分至”“花样中秋 团圆时刻”活动,明城墙公园举办“明城墙菊花节”,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市民在这个假期期间,休闲带娃不愁去处。
3 桂影雅集赏中秋
中秋戏韵,精彩不断。中秋节期间,东城区“戏剧之城”展现舞台文化魅力,好戏连台轮番上演。如保利剧院的舞台剧《魔幻时刻》全国巡演,中山音乐堂的中秋音乐会,吉祥大戏院、颜料会馆等演艺空间将推出《铁冠图·刺虎》《陈三两》等戏曲演出。
北京人艺曹禺剧场、菊隐剧场推出德国弗洛兹默剧剧团的默剧《悲欢庄园》和偶剧《宝儿》,中国儿童剧场的教育戏剧《最后一片树叶》、蜂巢剧场的孟京辉戏剧作品《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北京喜剧院的音乐剧《我的遗愿清单》和国风盛典——民乐华章“花好月圆”中秋音乐会,长安大戏院的京剧《碧玉簪》选场《孔雀东南飞》等京剧名家名段演唱会。
2024第三届景山文化戏剧展演季开幕式在美后肆时景山市民文化中心举办,持续联动40余家文化戏剧机构,组织及社团将举办50余场戏剧主题活动,持续至10月8日。
月满中秋,福满人间。节日期间,东城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展示中秋节传统文化内涵。东城区文化馆举办“曲艺颂中秋 欢笑满人间——相声专场”等活动,东城区图书馆举办“书海听涛——作家罗米与读者见面会:古人怎么过中秋”讲座。交道口街道举办“月圆中秋、传统风采”中秋节京剧演出,美后肆时景山市民文化中心演出黄梅戏《天仙配》。建国门街道组织“绘中秋 享团圆”中秋联欢会,戏剧公社的学院带来的诗朗诵《但愿人长久》、独唱《梨花颂》等精彩节目让在场居民感受到节日气氛。永外街道开展“月下传说:中秋故事汇”等活动,呈现百花齐放的艺术特色与独特魅力,充分展现传统佳节喜庆的文化气氛。
东城区中秋文化活动的开展,让市民深入了解了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切身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之美,增加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我们的节日”系列社教活动。
下一步,东城区将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代社会生活,围绕传统节日推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更多市民沐浴文化之美,充分享受“文化东城”建设的丰硕成果。
1 古韵今辉诵中秋
中秋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自古以来就有着举办诗会的习俗,中秋诗会不仅是一场文学的盛宴,更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秋节期间,东城区在左安门角楼举办“月圆京城 情系中华”2024东城区中秋诗会,带来“1+1+2”中秋体验活动,举办1场中秋诗会,1场民谣音乐会,2场国风之夜游园会,打造连续不间断的中秋小长假公共文化活动。
中秋诗会以皎皎月光与静谧古建筑为背景,包含“秋月皎皎”“望月怀远”“月明中轴”三个篇章,通过诗朗诵、民乐合奏、古琴独奏等形式,展现月光与古建筑的宁静悠远,及其所承载的绵长情思。诵明月之诗,令广大群众充分感受中秋节日魅力,领略中秋文化内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与情感认同。在中秋节期间,体育馆路街道开展“友爱和谐共享中秋佳节”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和小朋友为大家讲述关于中秋节的故事和诗词,并与现场的小朋友们进行诗词互动、手工体验做花灯,让大家将传统文化与佳节习俗相结合。
2 悦享秋华游中秋
中轴赏明月,万家庆团圆。中秋佳节期间,“我与地坛”北京书市荟聚40万种图书与读者见面,市民在中秋节相聚在古树参天、书香满园的地坛公园,尽享淘书、换书的乐趣。
天坛公园开展传统文化和互动体验相结合的“月满中秋 天坛雅集”——中秋游园活动,举办“月‘缘’天坛聚爱心 文明传递‘义’起行”跳蚤市场,带领游客学文化、逛雅集、赏圆月,在六百年古建中尽享传统文化之美。
2024草本青年生活节在龙潭中湖公园摩天轮下举办,突出“新饮茶计划”主题,包括茶的审美计划、茶的特调计划、茶的聊天计划、茶的电影计划、茶的诗歌计划等10个精彩沉浸单元。现场推出超500款热门茶品,超800款首发器物,9种热门茶品天幕茶席请大家现场品鉴。此外,每天举办3场读诗互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大家带来以优质文化艺术内容为底色,好玩好逛好吃好文艺的中秋体验。
节日期间,珐琅厂推出“赓续文脉·焕新出彩”——工艺美术大师李新民的艺术人生暨北京景泰蓝“三文化系列”艺术展,举办“花好月圆 京韵蓝彩”北京景泰蓝展销会,展现东城非遗匠心。
隆福寺举办大娃怪市中秋复古游园会,原创手作、即兴音乐、中古收藏、逛吃逛喝、手工互动、月下交友等活动精彩不断。
天鼎218文化金融园举办手帐市集,售卖、展示以日记本为主题的文创产品,让更多的人了解手帐,了解文创,更好地体验生活、记录生活。
朝阳门街道首次推出“朝阳门中秋游园会”,通过“游园惊梦”“中秋掌灯夜”“大方书场”等特色鲜明的活动将辖区内的文化空间进行串联。
此外,龙潭西湖公园举办“中秋赏月会”,柳荫公园举办“我和月亮手拉手”中秋传统文化体验活动。
青年湖公园举办“五谷丰 秋分至”“花样中秋 团圆时刻”活动,明城墙公园举办“明城墙菊花节”,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市民在这个假期期间,休闲带娃不愁去处。
3 桂影雅集赏中秋
中秋戏韵,精彩不断。中秋节期间,东城区“戏剧之城”展现舞台文化魅力,好戏连台轮番上演。如保利剧院的舞台剧《魔幻时刻》全国巡演,中山音乐堂的中秋音乐会,吉祥大戏院、颜料会馆等演艺空间将推出《铁冠图·刺虎》《陈三两》等戏曲演出。
北京人艺曹禺剧场、菊隐剧场推出德国弗洛兹默剧剧团的默剧《悲欢庄园》和偶剧《宝儿》,中国儿童剧场的教育戏剧《最后一片树叶》、蜂巢剧场的孟京辉戏剧作品《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北京喜剧院的音乐剧《我的遗愿清单》和国风盛典——民乐华章“花好月圆”中秋音乐会,长安大戏院的京剧《碧玉簪》选场《孔雀东南飞》等京剧名家名段演唱会。
2024第三届景山文化戏剧展演季开幕式在美后肆时景山市民文化中心举办,持续联动40余家文化戏剧机构,组织及社团将举办50余场戏剧主题活动,持续至10月8日。
月满中秋,福满人间。节日期间,东城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展示中秋节传统文化内涵。东城区文化馆举办“曲艺颂中秋 欢笑满人间——相声专场”等活动,东城区图书馆举办“书海听涛——作家罗米与读者见面会:古人怎么过中秋”讲座。交道口街道举办“月圆中秋、传统风采”中秋节京剧演出,美后肆时景山市民文化中心演出黄梅戏《天仙配》。建国门街道组织“绘中秋 享团圆”中秋联欢会,戏剧公社的学院带来的诗朗诵《但愿人长久》、独唱《梨花颂》等精彩节目让在场居民感受到节日气氛。永外街道开展“月下传说:中秋故事汇”等活动,呈现百花齐放的艺术特色与独特魅力,充分展现传统佳节喜庆的文化气氛。
东城区中秋文化活动的开展,让市民深入了解了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切身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之美,增加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我们的节日”系列社教活动。
下一步,东城区将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代社会生活,围绕传统节日推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更多市民沐浴文化之美,充分享受“文化东城”建设的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