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鲟宝” 上海实现中华鲟人工繁殖 同批诞生近5000尾幼苗

  10月1日,上海市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中心在崇明基地成功孵出第一尾人工繁殖的中华鲟。截至昨天,幼苗身长已达18毫米,同批诞生的近5000尾中华鲟宝宝均健康...

  10月1日,上海市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中心在崇明基地成功孵出第一尾人工繁殖的中华鲟。截至昨天,幼苗身长已达18毫米,同批诞生的近5000尾中华鲟宝宝均健康成长。这是上海首次成功实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的人工繁殖,填补了该项技术在长江下游及长三角地区的科研空白。
  中华鲟在地球上已存活约1.4亿年,被称为水生生物中的“活化石”。2021年,上海市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中心正式启动中华鲟人工繁殖技术攻关,并于2023年底组建“国宝中华鲟人工繁殖攻关团队”。
  通过不断优化饵料供给、提供优质蛋白源饲料、改进培育水环境、加强水温调控等多项举措,中华鲟人工繁殖终于“喜事”将近。2024年9月24日,攻关团队最终分别选取4尾雄性中华鲟和4尾雌性中华鲟进行试验。10月1日22时,在经历100多个小时孵化后,第一尾中华鲟仔鱼顺利破膜孵出。
  记者 张海峰 马松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商业咨询服务,阁下应知本站所提供的内容不能做为操作依据。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