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上海港前9月集装箱吞吐量再创新高 达3910.2万标准箱 同比增长8%

  记者 王力  上海港今年1至9月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910.2万标准箱,同比增长8%,再创下历史新高。记者昨天从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海国际海空枢纽建...

  记者 王力
  上海港今年1至9月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910.2万标准箱,同比增长8%,再创下历史新高。记者昨天从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海国际海空枢纽建设稳步推进,集装箱吞吐量、旅客吞吐量持续增长,国际航运中心地位不断巩固。
  海港方面,罗泾集装箱港区一期正式开港,建成1个10万吨级泊位和4个1万吨级泊位,设计年吞吐量达260万标准箱,是连接江海的重要枢纽,大大提升上海港的效率和产能。同时,上海港集装箱水水中转比例达60.6%;海铁联运完成72.7万标准箱,同比增长38.6%。
  空港方面,2024年1至9月,上海两大机场航班起降量、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分别为60.2万架次、9343.3万人、307.2万吨,同比增长17.8%、33.5%、12%,全部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
  此外,邮轮港国际航线重启,配套产业加快布局。2024年一季度,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开启商业运营,至今已服务超25万旅客。1至9月,上海港接待国际邮轮靠泊175艘次,邮轮旅客吞吐量104.65万人次,恢复至2019年七成水平。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已进入总装搭载的加速期,计划于2026年底完成交付。
  下一步,上海将立足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密切关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相关技术发展和国内外政策动态,力争到2025年,基本构建起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绿色化、智慧化发展框架,以及集约低碳集疏运体系,并初步建成智慧港口、智慧机场。到2030年,上海将基本建成智能化码头集群和空地一体、多网融合的“5G+数字孪生”智慧航空枢纽,实现出行一张脸、物流一张单、通关一次检、运行一张网、监管一平台,促进上海机场、港口碳排放进入峰值平台期,努力实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商业咨询服务,阁下应知本站所提供的内容不能做为操作依据。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