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产业

丰台区:“全球首台”陆上10兆瓦风电混塔机组在内蒙古成功实施 北京榆构制造助力风电混塔谱写新篇章

  2024年年初,北京榆构正式发力进入风力发电混塔市场,凭借集团44年的技术积淀,成功与多家企业达成了合作,截至目前,已经高质量完成了约300根风电混塔的生产...

  2024年年初,北京榆构正式发力进入风力发电混塔市场,凭借集团44年的技术积淀,成功与多家企业达成了合作,截至目前,已经高质量完成了约300根风电混塔的生产。
  风电混塔主要应用于陆上100米以上的风能开发领域。2023年的统计数据显示,风电混塔所占市场份额约为30%。
  日前,从看丹街道了解到,榆树庄村北京榆构集团(以下简称“北京榆构”)依托44年预制混凝土技术助力新能源风电再上新台阶,在内蒙古阿鲁科尔沁风储基地项目中,北京榆构与上海电气合作,成功实施了陆上10兆瓦风电混塔机组,目前,这是全球首台陆上10兆瓦风电混塔机组。
  
进军风力发电混塔市场
  “2024年年初,北京榆构正式发力进入风力发电混塔市场,凭借集团44年的技术积淀,我们成功与多家企业达成了合作,截至目前,已经高质量完成了约300根风电混塔的生产。”北京榆构董事长王玉雷提到。
  据了解,风电混塔主要应用于陆上100米以上的风能开发领域。2023年的统计数据显示,风电混塔所占市场份额约为30%。随着中国及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尤其是风能开发往100米以上高空发展,风电混塔市场前景广阔。
  北京榆构总工程师刘昊介绍,混塔是风力发电机组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承载着整个风电机组的稳定和安全,是风力发电向更高空间和更大功率发展的压舱石,混塔的质量是机组安全的根本保障。
  
混塔品控是关键更是难点
  “混塔的技术难点主要集中在高精度模具加工、混塔的强度和耐久性、加工精度及弹性模量指标等质量控制。核心质量保障在于高性能混凝土,其骨料品质控制、生产过程控制、产品弹性模量控制等,都与普通构件大不相同,有着特殊的质量管控工艺和要求。”刘昊说。
  北京榆构依托集团在装配式建筑领域的技术积淀,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以及专业的产业化工人队伍,已经成功克服了这些难点,保证了风电混塔的质量。
  “预制混凝土行业在新能源市场中的发展机会巨大,我们相信,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北京榆构能够为新能源行业提供更加高效、安全、环保的预制构件解决方案。目前,风电混塔已在很多重大风电项目中广泛应用。”王玉雷说。
  
混塔与传统塔架相比优势明显
  据介绍,在塔架高度超过140米时,混塔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优势比较明显,也相对经济。混塔可满足大风机对塔筒稳定性的需求,承载更大叶片电机的安装重量,与基础连接方便可靠,整体性好,降低了发生基础倾覆事故的风险。
  另外,混塔结构风机的塔架整体结构刚度更大,在高切变风速地区和低风速高塔架场景运用具有明显优势,能够有效减小机组在全寿命周期内的运行振幅,同时,叶轮系统的迎风角度、发电量等指标更趋稳定。
  “风电混塔的振动频率特性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的风况和工况条件,具有更稳定的运行状态和更低的维护成本。混凝土材料的防腐蚀、防振性优于钢材,检修维护简单,可延长主机寿命且降低运维成本。”刘昊提到。
  
中国最早研究装配式建筑的企业
  据介绍,北京榆构成立于1980年,专注于预制混凝土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已发展成为以预制业务为核心,集装配式建筑技术研发、方案设计、高精度模具研发与制造、智能生产线研发及制造等装配式建筑一体化产业集团。
  作为中国最早研究装配式建筑的企业,北京榆构2007年与万科集团合作成立了“榆构-万科住宅产业化研发中心”,2011年投资成立国内首家致力于研究预制混凝土技术的设计院——北京预制建筑工程研究院,深耕预制混凝土技术,助力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及建筑产业化发展。
  “进军新能源风电混塔市场,不仅是响应国家发展新能源的政策号召,更是北京榆构集团转型升级、拓展新业务的重要一步。我们期望能够成为新能源行业混塔预制技术的领军品牌,通过持续的创新和严格的品控,引领新能源预制技术的未来。”榆树庄村相关负责人说。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商业咨询服务,阁下应知本站所提供的内容不能做为操作依据。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