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环境式沪剧《日出》首演倒计时 观众跷个脚 都可能碰到演员

  记者 诸葛漪  12月19日下午5点,环境式沪剧《日出》在汾阳路150号上海沪剧院百年老建筑结束第一次带妆联排。首批观众发出赞叹,“太棒了。”舞美人员调整灯...

  记者 诸葛漪
  12月19日下午5点,环境式沪剧《日出》在汾阳路150号上海沪剧院百年老建筑结束第一次带妆联排。首批观众发出赞叹,“太棒了。”舞美人员调整灯光,准备晚上7点半第二次联排。饰演陈白露的郜逸萍来不及吃饭,先换发型,“为了更符合时代特征。”12月23日,环境式沪剧《日出》将在汾阳路150号尚沪·演艺新空间首演,至2025年1月5日首轮演出16场。
  汾阳路150号位于徐汇区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尚沪·演艺新空间所在的1号楼属于早期仿古典式花园住宅,具有典型的法式文艺复兴风格,它的二楼大厅为重点复原部位,也是《日出》演出地。
  此次环境式沪剧《日出》,保留了舞台版《日出》经典唱段,时长120分钟,80位观众在汾阳路1号楼二楼进行环绕式观演。部分场景中,演员与观众近距离互动,如提灯寻找“小东西”。押解“小东西”等三楼演出场景,通过即时投影回传二楼多媒体大屏。
  郜逸萍说:“比起常规舞台,环境式沪剧离观众更近,需要我们用饱满的表演、充沛的活力吸引他们的目光,还要反复练习麻将戏,以免被对面的观众看出牌不对。”钱思剑也感受到小剧场的不一样,“观众跷个脚,都可能碰到演员。他们的一个眼神、一个回头也可能影响我们。”作为经验丰富的老演员,钱思剑迅速调整,“这版《日出》喜怒哀乐很强烈,咫尺之间的观演距离,让观众获得满满的情绪价值。”
  用制作人沈传辰的话来说,“这一版《日出》前半场让人看得开心,后半场往‘悲’里走,但是不‘丧’,陈白露用死做出最后的抗争。”
  非上海本地观众能看懂这版沪剧《日出》吗?《日出》排练阶段,上海沪剧院院长吴巍邀请8名新疆观众来看戏,“他们不懂沪语,但是完全进入曹禺故事的情景中。观众不需要会唱沪剧或者说沪语,也能加入互动行列。”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商业咨询服务,阁下应知本站所提供的内容不能做为操作依据。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