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打造最美古文化旅游廊道

  记者 顾杰  上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和遗存,形成了上海厚重的文化底蕴。今年上海两会期间,民盟上海市委递交了一份提案,建议加快挖掘上...

  记者 顾杰
  上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和遗存,形成了上海厚重的文化底蕴。今年上海两会期间,民盟上海市委递交了一份提案,建议加快挖掘上海古文化廊道资源,通过“串珠成链”,打造“最美旅游廊道”IP,培育文旅消费新热点。
  何谓古文化廊道?民盟上海市委调研提出,这是一条线性的文化遗产走廊,位于上海西部的最早海岸线古冈身西侧及冈身上,由北向南,分布着青浦区青龙镇、福泉山、崧泽三大遗址,松江区广富林遗址,闵行区马桥遗址,金山区亭林遗址,奉贤区柘林遗址和华亭海塘遗存等69处文化资源。但目前除广富林遗址开发比较成熟外,沿线文化资源多停留在“地下沉睡”状态,保护与利用总体规模小、品级低,开发开放程度不高,尤其是没有发挥古文化传播与文旅消费的相乘效应。
  提案认为,上海可以将古文化廊道科学规划、建设成具有海派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遗产传承廊道,培育“从City Walk到Country Walk”的网红打卡地、文旅消费新热点,建议同步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城市控详规划与遗址保护规划,统筹处理遗址保护与民生改善等的关系,相关部门应加强协同,落实“先考古、后出让”制度,对基本建设用地实施分级分类管控,探索土地储备阶段考古评估差异化模式。
  在培育文旅消费新热点方面,提案建议,通过整体打造冈身带,串联各区古文化遗址遗存,融合沿线名胜古迹、名人史迹、美丽乡村、水乡古镇,打造“最美旅游廊道”IP,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商业咨询服务,阁下应知本站所提供的内容不能做为操作依据。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