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西城区“候鸟式”异地旅居康养让“养老”变“享老”

  近年来,西城区探索建立老年人“候鸟式”异地旅居康养新模式,推动建立一批特色异地旅居康养基地,满足辖区老年人异地旅居康养的多元化养老服务需求。  “随着经济社...

  近年来,西城区探索建立老年人“候鸟式”异地旅居康养新模式,推动建立一批特色异地旅居康养基地,满足辖区老年人异地旅居康养的多元化养老服务需求。
  “随着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新一代老年人受教育水平、消费实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普遍较强,对高品质、多层次、个性化的养老需求显著增强。”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意味着老年人的养老服务由生存必需型向高质量发展型升级,即“养老”变“享老”。
  在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战略、友城协作机制大背景下,2020年,西城区在北京市率先提出异地康养,印发《西城区户籍老年人赴津冀蒙异地康养补贴扶持办法》,开始在津冀蒙及北京生态涵养区拓展西城区老年人异地康养床位。
  202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要求加快发展银发经济,拓展旅游服务业态。西城区将旅居康养作为落实要求的重要抓手,提出“多向奔赴 幸福西城”的康养服务品牌,深入开展老年人“冬南夏北”候鸟式异地旅居康养模式探索,通过“政府+政府”“政府+企业”“政府+机构”的合作模式,研发更加注重慢节奏与沉浸式体验、更加突出“康”和“养”特点的旅居产品线,在全国择优布局建设西城区异地旅居康养基地。
  截至目前,西城区已与天津市静海区、河北省秦皇岛市、内蒙古赤峰市、河南省邓州市等29个市(区、县)签订养老服务战略合作协议,启动5期“候鸟式”异地旅居康养体验团,基本形成成熟的协同机制,举办康养推介活动614场。已经有1300余名老人前往河北、广西、贵州、四川、江苏等地,感受优质享老生活;1500余名西城老人在北京周边地区的养老机构安心养老。
  异地旅居康养离不开完善的产品体系与目的地全要素保障体系。下一步,西城区将进一步修订异地康养补贴政策文件,引入更多优质旅居康养企业,指导服务企业丰富产品品类,构建四季异地旅居康养产品体系,打造“康享之家”阵地品牌,让更多老人拥有可游可居、健康幸福的“诗和远方”。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商业咨询服务,阁下应知本站所提供的内容不能做为操作依据。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