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台商用密码注入澎湃动力 数盾科技织“密”成网 护航数字未来
●数盾科技累计取得35款商用密码产品证书、63项专利技术、43项商标、103项软著 ●丰台区聚焦商用密码生态建设,打造“两中心四平台”发展格局,促进商用密...
●数盾科技累计取得35款商用密码产品证书、63项专利技术、43项商标、103项软著
●丰台区聚焦商用密码生态建设,打造“两中心四平台”发展格局,促进商用密码产业集聚,制定并发布了《丰台区促进高精尖产业发展扶持措施》《丰台区商用密码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等政策文件
从基础密码类的实体密码卡,到应用密码类的认证系统、管理平台。从安全传输类的加密系统,到安全管理类的密码态势感知平台……在数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数盾科技”)展示中心,陈列着体系鲜明、种类丰富的商用密码产品。
数盾科技成立于2002年,怀揣“密码报国”的理念,专注于国产密码技术研究、密码信息安全产品研发和信息安全整体解决方案服务,是首批获得国家密码管理局认定具有商用密码资质的公司。2023年,数盾科技成为丰台发展伙伴链长单位,并入驻中关村丰台园,为丰台商用密码产业链发展注入澎湃发展动力。
自主研发
产品领跑后量子密码领域
“咱们日常使用的密码严格意义上应该叫口令,是一种简单的身份认证方式。”在接受采访前,数盾科技副总工程师钟博科普了密码领域的一些常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中,密码是指采用特定变换的方法对信息等进行加密保护、安全认证的技术、产品和服务。“密码的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做精准的身份识别,另一个就是数据全面保护。商用密码主要用于保护不属于国家秘密的信息。”钟博说。
据了解,自2002年成立以来,数盾科技始终专注于密码技术的研发。在公司的产品展厅里,有一块被银白色散热模块覆盖,形似显卡的设备,这便是数盾科技最新的基础密码类产品之一——后量子密码卡。
目前,量子计算发展迅猛,在网络数据计算能力飞速进步的同时,也为网络安全埋下了伏笔。一些传统数据加密手段面对量子计算的“降维打击”,很容易被攻破。
而数盾科技自主研发的后量子密码卡基于后量子密码算法(PQC),同时还支持传统的密码算法体系。“通过两套算法体系巧妙结合,不仅可以满足现有业务系统密码的应用逻辑,还能有效抵御量子计算攻击,保障量子时代通信和数据安全,满足更多应用场景使用。我们还做了国产化硬件平台及操作系统适配,兼容性很好。”钟博透露。
截至目前,数盾科技累计取得35款商用密码产品证书、63项专利技术、43项商标、103项软著。作为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北京市知识产权试点单位、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数盾科技和北京大学联合成立北京大学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专注于以密码为核心的网络安全技术研究,已形成产、学、研、用的成果转化成熟体系,形成在密码领域学术、技术、人才储备、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保障。
履行“链长”职责
激活产业链生态
在2024年7月举行的商用密码融合创新发展论坛上,商用密码技术与应用创新中心正式于丰台揭牌。该中心由数盾科技携手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联合申报成立,致力于在商用密码领域深入开展技术研究创新、产业应用推进等相关工作,助力首都商用密码产业链体系建设。
作为丰台发展伙伴链长单位和业内知名的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数盾科技还在丰台区政府支持下,积极承办密码“丰”会、商用密码技术应用创新发展大会等活动,在提升行业影响力的同时,也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度融合,为丰台区商用密码产业集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我们希望立足丰台,将密码‘丰’会打造成一个一年一度的、全国性的商用密码行业峰会,为业内专家、企业提供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钟博说。
积极融入丰台“朋友圈”
促进密码产业发展
近年来,丰台区聚焦商用密码生态建设,打造“两中心四平台”发展格局,促进商用密码产业集聚,制定并发布了《丰台区促进高精尖产业发展扶持措施》《丰台区商用密码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等政策文件,探索商用密码产业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
“我们讲‘产学研管用测融’,‘管’指政策和管理,‘测’指检测,‘融’指金融。”钟博表示,在商用密码产业上,丰台区拥有显著的区位优势——区内不仅聚集了国家商用密码检测中心等商用密码权威管理机构,还有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数字金融等需求侧相关企业。“物理上距离的缩短不仅为我们开拓业务提供了便利,也可以更快地帮客户将密码保障体系建立起来。”钟博说。
未来,数盾科技将牢牢把握丰台区商用密码产业集聚优势,同产业链上下游伙伴沟通交流,积极开展抗量子密码技术等密码领域前沿技术研究,为商用密码产业繁荣发展奉献力量。
●丰台区聚焦商用密码生态建设,打造“两中心四平台”发展格局,促进商用密码产业集聚,制定并发布了《丰台区促进高精尖产业发展扶持措施》《丰台区商用密码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等政策文件
从基础密码类的实体密码卡,到应用密码类的认证系统、管理平台。从安全传输类的加密系统,到安全管理类的密码态势感知平台……在数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数盾科技”)展示中心,陈列着体系鲜明、种类丰富的商用密码产品。
数盾科技成立于2002年,怀揣“密码报国”的理念,专注于国产密码技术研究、密码信息安全产品研发和信息安全整体解决方案服务,是首批获得国家密码管理局认定具有商用密码资质的公司。2023年,数盾科技成为丰台发展伙伴链长单位,并入驻中关村丰台园,为丰台商用密码产业链发展注入澎湃发展动力。
自主研发
产品领跑后量子密码领域
“咱们日常使用的密码严格意义上应该叫口令,是一种简单的身份认证方式。”在接受采访前,数盾科技副总工程师钟博科普了密码领域的一些常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中,密码是指采用特定变换的方法对信息等进行加密保护、安全认证的技术、产品和服务。“密码的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做精准的身份识别,另一个就是数据全面保护。商用密码主要用于保护不属于国家秘密的信息。”钟博说。
据了解,自2002年成立以来,数盾科技始终专注于密码技术的研发。在公司的产品展厅里,有一块被银白色散热模块覆盖,形似显卡的设备,这便是数盾科技最新的基础密码类产品之一——后量子密码卡。
目前,量子计算发展迅猛,在网络数据计算能力飞速进步的同时,也为网络安全埋下了伏笔。一些传统数据加密手段面对量子计算的“降维打击”,很容易被攻破。
而数盾科技自主研发的后量子密码卡基于后量子密码算法(PQC),同时还支持传统的密码算法体系。“通过两套算法体系巧妙结合,不仅可以满足现有业务系统密码的应用逻辑,还能有效抵御量子计算攻击,保障量子时代通信和数据安全,满足更多应用场景使用。我们还做了国产化硬件平台及操作系统适配,兼容性很好。”钟博透露。
截至目前,数盾科技累计取得35款商用密码产品证书、63项专利技术、43项商标、103项软著。作为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北京市知识产权试点单位、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数盾科技和北京大学联合成立北京大学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专注于以密码为核心的网络安全技术研究,已形成产、学、研、用的成果转化成熟体系,形成在密码领域学术、技术、人才储备、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保障。
履行“链长”职责
激活产业链生态
在2024年7月举行的商用密码融合创新发展论坛上,商用密码技术与应用创新中心正式于丰台揭牌。该中心由数盾科技携手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联合申报成立,致力于在商用密码领域深入开展技术研究创新、产业应用推进等相关工作,助力首都商用密码产业链体系建设。
作为丰台发展伙伴链长单位和业内知名的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数盾科技还在丰台区政府支持下,积极承办密码“丰”会、商用密码技术应用创新发展大会等活动,在提升行业影响力的同时,也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度融合,为丰台区商用密码产业集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我们希望立足丰台,将密码‘丰’会打造成一个一年一度的、全国性的商用密码行业峰会,为业内专家、企业提供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钟博说。
积极融入丰台“朋友圈”
促进密码产业发展
近年来,丰台区聚焦商用密码生态建设,打造“两中心四平台”发展格局,促进商用密码产业集聚,制定并发布了《丰台区促进高精尖产业发展扶持措施》《丰台区商用密码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等政策文件,探索商用密码产业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
“我们讲‘产学研管用测融’,‘管’指政策和管理,‘测’指检测,‘融’指金融。”钟博表示,在商用密码产业上,丰台区拥有显著的区位优势——区内不仅聚集了国家商用密码检测中心等商用密码权威管理机构,还有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数字金融等需求侧相关企业。“物理上距离的缩短不仅为我们开拓业务提供了便利,也可以更快地帮客户将密码保障体系建立起来。”钟博说。
未来,数盾科技将牢牢把握丰台区商用密码产业集聚优势,同产业链上下游伙伴沟通交流,积极开展抗量子密码技术等密码领域前沿技术研究,为商用密码产业繁荣发展奉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