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 发言人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3月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记者 周程祎 吴頔 胡幸阳 林子璐 曹飞 ...
3月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记者 周程祎 吴頔 胡幸阳 林子璐 曹飞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昨天中午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大会发言人娄勤俭就大会议程和人大工作相关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
据介绍,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3月5日上午开幕,3月11日下午闭幕,会期7天。大会议程共有7项。会议期间将举行3场记者会,并安排“代表通道”“部长通道”。
代表法修正草案即将提请审议
娄勤俭介绍,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着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与时俱进、发展完善。去年立法成果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服务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二是保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三是完善国家机构有关法律制度;四是支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他表示,下一步,全国人大将坚持改革和法治相统一,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高质量立法保障和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代表法修正草案将提请本次大会审议。娄勤俭介绍,代表法修正草案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两个联系”制度机制,支持和保障代表当好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
民营经济促进法意义重大
在回答中国经济形势相关问题时,娄勤俭介绍,去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果断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使社会信心有效提振,经济明显回升,全年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30万亿元,实现了5%的增长,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娄勤俭表示,当前外部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但更要看到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中国经济从来都是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我们对中国经济的前景充满信心。”
民营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娄勤俭介绍,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已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第一次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两个健康”写入法律,把党中央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举措上升为法律规范,对于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他说,下一步将根据常委会继续审议情况和各方面的意见建议,认真做好草案修改完善工作,推动法律尽快出台。
避免科创成为富国富人的游戏
在回答人工智能发展相关问题时,娄勤俭表示,DeepSeek公司取得的重大进展代表着一批中国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崛起,由中青年组成的主创团队正在挑起中国科技事业进步的大梁,值得点赞。
他表示,开源共享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全球的普遍应用,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通过这类公司的兴起,可以看到中国在科技发展上的创新性和包容性,也表明,坚持创新、开放共享、增进人民福祉才是正确选择。
娄勤俭说,中国依法保护数据隐私和安全,同时反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反对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中方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推动弥合科技鸿沟,避免科技创新成为富国和富人的游戏。
中国始终同全球南方共命运
在回答中美关系的相关提问时,娄勤俭说,历史昭示我们,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我们愿意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对等互惠的基础上,同美方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各自关切,但绝不接受施压和威胁,将坚决维护好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关于中欧关系,娄勤俭强调,中欧关系不针对、不依附,也不受制于第三方,发展中欧关系关键是要充满信心,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中方愿同欧方一道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为世界提供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是世界大变局的鲜明标志。娄勤俭说,中国始终同全球南方同呼吸、共命运,始终是南南合作的参与者、引领者。
谈及国防费用,娄勤俭介绍,中国国防费从2016年起连续9年保持了个位数增长,国防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多年维持在1.5%以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和平是需要实力来守护的。”他说,一个拥有强大国防的中国,才能更好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更好履行好大国国际责任义务,维护世界的和平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