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装修

“封疆授土 太保墉燕”琉璃河遗址考古新成果专家评议会在房山区举行

  近日,“封疆授土 太保墉燕”琉璃河遗址考古新成果专家评议会在房山区举行。琉璃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单霁翔,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巍,中国...

  近日,“封疆授土 太保墉燕”琉璃河遗址考古新成果专家评议会在房山区举行。琉璃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单霁翔,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巍,中国建设科技集团首席专家、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资深总规划师、建筑历史研究所名誉所长陈同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凌明,北京联合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教授雷兴山等来自国内多所知名高校和学术机构的30余位专家学者通过多维度、深层次的探讨,凝聚起琉璃河遗址价值阐释共识。
  本次会议由北京市文物局、房山区委区政府主办,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管理处、燕文化考古研究中心承办。北京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立新,北京市房山区委书记阳波出席活动并致辞。
  会议持续2天。2月27日专家学者抵达琉璃河遗址考察考古发掘现场,观摩发掘出土文物与标本。2月28日为成果汇报和交流讨论。
  会上,北京市考古研究院首先作考古成果汇报。琉璃河遗址新发现外城墙和外城壕,证实城址为内城外城双重结构,突破了对西周燕都城市复杂性的传统认知。内城新发现大型夯土建筑基址和水井,或为探索城市分区提供线索。新发掘的墓葬包括贵族和平民墓,平民墓地首次在城北方向发现,部分葬式和随葬品显示商文化影响。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文物保护教研室主任胡钢从琉璃河遗址保护工作概况、铜器保护修复技术、镀锡工艺研究三个方面作文物保护成果汇报。
  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考古学会考古年代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吴小红作年代学研究成果汇报,本次测年工作得出出土“太保墉燕”铭文铜器的墓葬M1902形成年代为1045-1010BC,为北京3070年的建城史提供了科学依据。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研究员、德国马普所-人类历史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宁超作古DNA研究成果汇报,城北墓地通过人类全基因组高分辨率亲缘关系鉴定,建立起一组四代家族树,并发现存在近亲结婚现象。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考古发掘项目现场负责人王晶作考古成果汇报。琉璃河遗址新发现外城墙和外城壕,明确存在内外城的两重城垣结构,城址规模扩大至百万平方米以上,突破了以往对西周封国城市复杂性的传统认知。内城新发现大型夯土建筑基址面积超过2300平方米,其与大型夯土井的组合,是其他遗址所未见。在充分梳理以往发掘资料基础上,进行了系统勘探,确认了燕侯家族墓地,可为文献中缺失的燕侯世系填补空白。城北平民墓地为首次在内城北方向发现的西周墓地,大大补充了西周中期的考古学材料。此外,王晶还汇报了多学科工作在遗址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琉璃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单霁翔、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巍分别作了主旨发言,对琉璃河遗址考古新成果,以及房山区多年来在文物保护工作中做出的努力与贡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强调要充分发挥多学科考古的综合优势,不断提升考古研究水平,加快琉璃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强遗址的宣传推广。
  在场专家学者就“琉璃河遗址考古新成果评议”“琉璃河考古遗址公园保护与展示”等议题进行研讨交流,并就琉璃河遗址“有力见证分封制下国家统治、边疆治理”“为研究西周封国都城城内构成要素提供关键材料”“为探索西周时期城市单元提供新的视角”“为填补燕侯世系空白提供重要考古依据”“首次在商周考古领域中重建古代家族树”等考古研究成果达成共识。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公布了一批琉璃河遗址考古工作新成果并明确了其价值与意义,同步展现了新时代考古工作的理念与目标。下一步,北京市文物局、房山区将继续贯彻落实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开展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深入研究遗址突出普遍价值,持续推进琉璃河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力争将琉璃河遗址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文化遗产。
  市文物局和房山区相关领导参加。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商业咨询服务,阁下应知本站所提供的内容不能做为操作依据。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