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和口罩一样难抢的自热食品,究竟是昙花一现还是下一个风口?
疫情期间,人们被迫宅在家,缺货程度仅次于口罩的,就是自热火锅了。据淘宝数据,在2020年1月20日至2月2日期间,自热食品在热销产品中排名第二,仅次于螺蛳粉。自...
疫情期间,人们被迫宅在家,缺货程度仅次于口罩的,就是自热火锅了。据淘宝数据,在2020年1月20日至2月2日期间,自热食品在热销产品中排名第二,仅次于螺蛳粉。自热米饭的销售同比增长高达257.09%,甚至超过方便面的平均133.34%的增长。
自热食品作为新兴的方便食品,在懒人经济盛行的今天备受欢迎,并延伸出自热麻辣烫、自热米饭、自热螺蛳粉等多种品类,可谓“万物皆可自热”。以自热火锅为例,与传统方面食品方便面对比,自热火锅除了“自热”以外,食品种类较多,营养更为丰富;其一人份的设计与简单的操作,更满足年轻消费者“一人食”的需求;得益于电商行业的蓬勃发展,和方便面主打的商超销售渠道不同的是,自热食品的主要“战场”集中在线上。
巨头入局,市场爆发
企查查数据显示,自热食品从2016年下半年起开始进入大众视野。2017年,自热食品迎来爆发,企业注册量比2016年增长了75%,并与当年双十一卖出170万份,彻底引起了市场的关注,除了海底捞等传统线下火锅品牌,百草味、三只松鼠等休闲零食巨头也纷纷入局自热食品市场。
自热食品的竞争格局:集中度高
由于自热食品多为“代工”,食材、发热包和包装等都是其他工厂代为加工,多方整合而来,品牌方多为“组装商”,所以总体注册量较少,截至2020年2月26日,自热食品企业的注册量仅有149家。从地域看,自热食品企业主要集中在四川省,其注册量超过新疆的70%。
从目前自热食品的行业格局来看,生产自热食品的企业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种:1、专注自热食品领域的新品牌,如自嗨锅、筷时尚等;2、原有的火锅品牌;3、依托生产线进行产品横向拓展的休闲零食品牌。行业集中度较高,多数集中在批发与零售业。
日前,自热食品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疫情过后,在与传统方便食品和外卖行业的竞争下,自热食品还会像现在一样火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