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康药业公益云讲堂“为爱分享”第八课成果汇报
「提要」北京脑血管病防治协会致力于促进脑血管病防治知识的普及,搭建脑血管病患者康复的桥梁。在抗击新冠肺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悦康药业携手北京脑血管病防治协会,...
「提要」北京脑血管病防治协会致力于促进脑血管病防治知识的普及,搭建脑血管病患者康复的桥梁。在抗击新冠肺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悦康药业携手北京脑血管病防治协会,开设“为爱分享·脑血管病领域系列课程”公益云讲堂,围绕“脑血管病领域”开展系列课程,助力脑血管病诊治。
日前,悦康公益云讲堂第八课开课,主讲嘉宾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病学博士、主任医师宋海庆教授和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刘运海教授。
宋海庆教授介绍课题为《高血压合并脑卒中诊疗新进展》。高血压与吸烟、糖尿病、心源性因素、腰臀比、饮食风险评分、抑郁、心理应激等,一同是卒中的风险因素。高血压合并脑卒中,影响患者的预后,目前关于脑卒中急性期血压与预后是否相关、有何种关系的观察性研究结果尚不一致,但一些大型研究报告对于功能预后几乎均为阳性。血压升高(BP)是急性卒中后已确定的预后因素,BP变异性(BPV)可能在急性卒中期间很重要,在个体内收缩压(SBPV)是卒中和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与平均绝对血压无关,因此BPV可能提供一个潜在的可改变的治疗靶点。
同时,宋海庆教授指出,血压管理在脑出血的治疗中举足轻重,某研究对296名患者进行3次血肿CT扫描,对270例进行水肿分析,结果发现强化组(目标收缩压BP140mmHg)的平均收缩压比指南组(标收缩压BP180mmHg)低11.7 mmHg,指南组在24小时和72小时的平均血肿绝对量分别为2.4ml和0.15nl,而强化组分别为-0.74和-2.31,总体差异为2.8(P=0.02);指南组在24小时和72小时的调整后平均水肿量分别为6.27ml和10.02ml,而强化组为4.19ml和7.34nl,总体差异为2.38(P=0.10)。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高血压和脑卒中密切相关,出血性卒中急性期需要积极控制高血压,且高血压合并脑卒中的管理还需要更多临床证据支持。
宋海庆教授介绍《高血压合并脑卒中诊疗新进展》
刘运海教授讲题为《不明原因卒中合并卵圆孔未闭》。卵圆孔是胎儿期生理学通道,允许脐静脉血从右房流入左房,维持胎儿血液循环;卵圆孔完全闭合者在1岁儿童只占18%,在2岁儿童中占50%,若3岁后卵圆孔仍不闭合称卵圆孔未必(patent foramen ovale, PFO)。经胸超声对PF0检出率较低,亦难以准确测量PF0的大小,结合右心声学造影(发泡试验)可以大大提高检出阳性率,在静息状态及Valsalva 动作后注射激活生理盐水,通过观察左心腔微泡显影的多少,来判断RLS(右向左分流)量,按按静止的单帧图像上左心腔内出现的微泡数量将RLS分级(0、I、II、III级)。Julius Friedrich Cohnheim在1877年出版的第一版通用病理学中提到“不能再忽略下腔静脉的脱落血栓,其有穿过房间隔进入额叶的风险”。在美国每年大约18000例,在全球大约345000例年龄介于18-60岁不明原因栓塞性卒中合并PFO的患者。一项纳入12个研究共3674例CS患者的反常栓塞风险(risk of paradoxical embolism,RoPE)研究,建立了判断PFO与CS关联程度的评分系统,PoPE评分越高的CS患者,并发PFO可能性越大。
刘运海教授讲题《不明原因卒中合并卵圆孔未闭》
刘运海教授介绍,伴有“卵圆孔未闭”的不明原因脑卒中的治疗策略,包括药物治疗(抗栓或抗凝)和外科手术关闭PFO。伴卵圆孔未闭的隐源性卒中研究(Patent Foramen Ovale in Cryptogenic Stroke Study,PICSS)中,采用复发缺血性卒中或死亡作为主要终点指标,随访期2年,结果表明华法林、阿司匹林两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华法林组出血风险明显增加。2014AHA/ASA卒中和TIA二级预防指南指出目前尚无充分证据证明在合并卵圆孔未闭的卒中患者的二级预防中抗凝治疗优于阿司匹林(IIb类推荐,B级证据),缺血性卒中/TIA伴卵圆孔未闭患者,如未接受抗凝治疗,推荐予以抗血小板治疗(Ⅰ类推荐,B级证据)。同时新英格兰杂志发表的研究表明PFO封堵组相对于单纯的抗血小板治疗组可以明显降低脑卒中复发事件,但PFO封堵术组房颤发生率明显升高。刘教授指出研究需进一步关注抗凝的作用,年龄超过60岁患者发生静脉血栓的风险更高、合并PFO时分流更加明显、合并呼吸睡眠暂停的几率更大、发生封堵器相关房颤的可能性更大等。
悦康药业“为爱分享”云讲堂,围绕“脑血管病领域”开展系列课程,助力脑血管病诊治,本系列讲堂将持续开展,敬请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