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

都来读书领读人康辉:不要把平凡的人生过成平庸的人生

康辉第一次读《小王子》是8岁,唯一感兴趣的情节是小王子在沙漠里遇见狐狸,“狐狸会变成美女吗?最后和小王子幸福生活在一起,就像《格林童话》一样。”30岁之后,经历...


康辉第一次读《小王子》是8岁,唯一感兴趣的情节是小王子在沙漠里遇见狐狸,“狐狸会变成美女吗?最后和小王子幸福生活在一起,就像《格林童话》一样。”
30岁之后,经历了亲人离世。康辉重读《小王子》,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我当时太年轻,还不懂得去爱她。”他坦言,其实爱需要学习。
幼时懵懂参不透书中奥妙,长大后才幡然醒悟人生真谛。除了“央视名嘴”的头衔,康辉最常去的就是与读书有关的场合。不久前,他担任了“都来读书”全民阅读计划的领读人,通过某音直播,与网友分享了自己写的第一本书——《平均分》。
在某音的直播间里,他讲起书中前半生经历。他写了高考的波折、央视工作的爱与痛、与父母和妻子的细腻情感。经历了生活与事业的考验和进阶,他坦言,不想把平凡的人生过成平庸的人生。
“别人家的孩子”也办过“出格”的事
在《新闻联播》出现了十几年,康辉给人的印象是谨慎、严密、老成持重。他初中毕业时,以全市前五名的成绩升入市重点高中;高中毕业,高考分数超过重点线,在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训练的情况下,考上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大学毕业,进入央视,当上了新闻主播,他是名副其实的“别人家的孩子”。
但康辉本人却不认同这种看法。其实,康辉在青少年时期留下印记的全是“出格”的事儿。
小时候,他会为了听收音机而装肚子疼逃避上学、不止一次在自习课请假跑去看电影,“只要进电影院,就是我的节日”。在被问道“如果不做现在的工作,会选择什么职业?”他不假思索地回答:“做一件与电影有关的事儿”。
高三,个头矮的女生坐在前面,学习认真刻苦,而后面是个头高、发育早、想法多的学生,上课时喜欢叽叽喳喳小声说话,下课时就传阅课外书。老师让康辉坐在后面,想让他影响后进生,可他不仅没影响别人,自己倒成了一个“天天玩”的“好学生”:临高考前一个星期,他还看武侠小说到夜里两点。为了看奥运会开幕式而逃课,换来了人生第一份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份检查。
虽然检查写得很深刻,但直到现在康辉都认为,通过奥运会开幕式能看到外面的世界,比上两节课对学生的成长更有帮助。
回望学生时代,康辉感觉被贴上“别人家的孩子”、“好孩子”的标签后自己丧失了很多东西。“孩子的天性就爱胡思乱想,想去打破规矩,可当你被套上好孩子的标签以后,有时候会有一些不必要的束缚。而且,给孩子贴上标签,会让他在一个群体中感觉不舒服。”即便当时年龄还小,他都隐约感觉“好坏”的评价标准太单一了。
读书是一生必须要做的事,就像吃饭睡觉呼吸一样
虽然康辉不太认同别人称他为“好孩子”。但是不得不承认,他与“好孩子”们有同样的爱好——读书。
他的枕边放着“爱读、常读、熟读、读千遍也不厌倦”的书,自己也不禁悠悠地感叹:曾经遥想,如我这般,若在古时候,该当是个读书人吧?
他尤其喜欢看“闲书”。每天上学时,康辉的书包里经常装一本课本以外的书,放学后常常先去书店或者报刊零售亭转一圈。那时中学语文课本里有一部分是推荐阅读的内容,康辉对它比对正文更感兴趣。
尽管那时候的阅读并不系统,往往是一目十行、走马观花,但康辉很享受阅读的过程,“读到好的文字,很有快感”。
那个年代的老师和家长,都不太赞成孩子读“闲书”,认为会影响学习,但长大后康辉发现,恰恰是这些当时看似没用的东西,丰富了自己的成长。
参加工作以后,康辉很遗憾自己当年阅读兴趣太偏重于人文历史类,在自然科学方面欠缺很多,以至于如今做起和自然科学相关的节目时,自己的“文科脑袋就很头疼”。
“学生时代应该把触角张得很开,无论接收哪一方面的知识都有好处。因为你不知道在未来的路上,你接收的哪些东西会影响你。”
最近,从“奉陪到底”到“令人喷饭”,从直斥“搅屎棍”到讥讽“怨妇心态”,主播康辉用最正经的语气说着最接地气的话,吸粉无数。正是读书给了他底气。
疫情期间,他有更多时间宅在家里,“读书首先是快乐的事情,它应该是人生当中就像吃饭睡觉呼吸一样,必须要做的事。”
“如果从通过读书认识更广阔的世界这个角度出发,那么读书真的是一件最实用主义的事情。不用考虑那么多,尽情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以及所有那些令你身心愉悦的美好就够了”。
小时候干“出格”的事、读“闲书”,这些经历都被康辉写在他的《平均分》一书中。
他在书中也提到了自己有众多“至暗时刻”:在职业播报生涯中,将“慰问电”说成了“贺电”、无意识的口误等等。这些经历让康辉认真地反思:我们是人,难免出错,但我们又不可以以此为借口而降低工作的标准。完美或许不存在,但追求完美的人应该存在。
“为什么不去努力选择让自己的人生,让自己平凡的人生更丰富一点?哪怕我们做的这些事情并没有得到所谓世俗意义上成功的评判,哪怕我们做的事情只是在于我们自己内心的标准当中。”康辉说,“其实这都是我们在平凡人生上去附着不平凡的色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商业咨询服务,阁下应知本站所提供的内容不能做为操作依据。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