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销售

众合科技:战略聚焦效应显现,开启全面数字化征程

众合科技(000925)于2021年4月27日晚间披露年报,公司2020年实现营业总收入约29.27亿元,同比增长5.35%;实现归母净利润5643.06万元,...


众合科技(000925)于2021年4月27日晚间披露年报,公司2020年实现营业总收入约29.27亿元,同比增长5.35%;实现归母净利润5643.06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928.27万元,同比下降44.78%;资产负债率由上年的66.78%下降至报告期的60%。对于净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公司表示主要是因疫情因素导致2020年初项目交付的停滞、墨西哥比索汇率断崖式下跌所致。全年来看,公司经受住了一季度的不利因素考验,第二季度开始利润呈现触底回升态势,并在三季度实现扭亏为盈。
完成战略架构转型,推动主业纵深发展
2020年公司顺利完成了战略升级,主业聚焦为“智慧交通+泛半导体”。报告期内,公司智慧交通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1.7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9.04%;半导体业务产销量双升,实现营业收入2.1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达43.89%。
分业务来看,作为上市公司核心业务板块的智慧交通,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2020年公司智慧交通板块新增合同订单19.04亿元,其中信号系统业务11.40亿元,继续保持行业前三地位;在巩固以杭州为中心的华东市场外,2020年新设立了沈阳众合智控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基本完成华东、华北、东北、西南、中南的区域化战略布局。AFC/ACC业务新增订单4.39亿元,市场占有率20.74%,已覆盖全国16个城市,成为该领域的细分冠军。系统集成项目业务于2020年首次实现业绩,新增订单金额8,844.45万元。系统集成模式未来将在城市轨道交通市场中逐渐成为主流,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业绩贡献率。
2020年半导体业务正式提升为公司核心主业,开始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公司泛半导体业务以全资子公司浙江海纳半导体为主体,产品包括3-8寸单晶硅锭、研磨片和抛光片,可应用于中高端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终端应用场景包括通信、汽车电子和工业电子等。受益于下游芯片紧缺带动上游硅片订单量增加,海纳半导体全年基本处于满产状态。报告期内实现订单销售金额21,709.2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3.89%;实现毛利润7977.0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7.10%。2020年海纳半导体中高端研磨片产品TVS市场占有率达到60%,获评2020年“浙江省隐形冠军”。公司表示,未来公司泛半导体业务将围绕国产化、数字化两大主旋律,形成“一个核心、多个亮点”、“两个控股公司、多个参股公司”的多元化产业发展格局。
构建数字化能力,开启数字经济发展理念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今年首次提出向“数字经济”发展的概念。公司在年报中对此做如下定义:公司致力于国家重点战略业务领域,以“智慧交通+泛半导体”紧密型经营发展战略为方向,通过以专业工业芯片为引导力,工业互联网为纽带,通过高端智造到场景应用的垂直交互整合,推动产品与技术的创新融合和应用,着力构建半导体与智慧交通互促共进的生态圈。
具体来说,公司将围绕现有主业和资源,主要构建三个能力,在以下三个方面开展数字化实践。一是持续打造产业数字化能力,科技赋能实现智慧大交通;二是在泛半导体业务方面坚持内生与外延并重,夯实数字产业化基石;三是通过创新业务,将数据价值化驱动创新应用和产业智能化升级。
一位长期研究数字经济的业内人士表示,数字经济是未来社会产业发展的大趋势,公司提出将业务发展逻辑与数字经济发展方向进行结合,应该是管理层深思熟虑后的战略布局;此外公司地处数字经济大省浙江,也将有助于公司在这方面加快实践。
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2020年是公司上市以来剧烈变化的一年,经历了股权变更、非主业剥离、全员持股计划等多个重大事项,资本市场有较长一段时间对公司的发展产生疑惑。随着各项工作的尘埃落定,公司已经完成了治理结构的改革和战略规划的落地,制定了清晰的发展路径,相信在公司管理层的带领下,众合科技将开启新的发展征程,有信心为投资者创造更大的价值。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商业咨询服务,阁下应知本站所提供的内容不能做为操作依据。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