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电影的私奔 ——非遗馆文化大讲堂王樽作题为《文学与电影》的讲座
通讯员:朱蔓青3月30日下午南园街道非遗馆文化大讲堂在南园街道文体中心举办,这次特邀嘉宾是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著名批评家、专栏作家王樽老师为大家开讲,由...
通讯员:朱蔓青
3月30日下午南园街道非遗馆文化大讲堂在南园街道文体中心举办,这次特邀嘉宾是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著名批评家、专栏作家王樽老师为大家开讲,由深圳知名策划人、出版人、艺术家朱蔓青策划主持。王樽老师创作涉及诗歌、小说、散文、剧本、报告文学等。影响较大是与电影相关的著述,与国内外著名导演的对话录收进《一个人的电影》等专著;在《大众电影》、《收获》、《看电影》、《城市文艺》(香港)等杂志开设专栏;应邀担任多种国际影像节选片人和评委。主要著作有《与电影一起私奔》、《厄夜之花》、《带电的肉体》、《人间烟火》、《远方的雷声》等。
中国著名影视评论大家王樽老师主讲《文学与电影》。
非遗馆文化大讲堂系列活动的策划主持人朱蔓青。
这次他讲的主题为《文学与电影》。文学与电影一直有着极为复杂的关系,无疑也有如一场两厢情愿的私奔,无论从形式到内容,电影与文学常常是取长补短,彼此交融,相互借力。电影艺术同时又是当下流行文化绕不过的一种门类,又是普罗大众最贴近的一种娱乐生活,最容易接纳,相对够得着接地气,易于理解的艺术门类,虽然审美参差不齐,还好人人都有话语权,人人都可以参与探讨。电影与文学如何里应外合?为何有的文学名作成为电影取之不竭的富矿,而有些则少人问津?为何一流的文学往往难以成就一流电影?而不少二流文学却改编成了电影经典?讲座以中外著名影片为例,通过点面结合,梳理文学与电影的关系。此次讲座吸引了各区众多电影迷以及王樽老师的忠实粉丝,其中还有教师、作家、影迷、企业家、影视从业人员等,现场听众踊跃提问,讨论热烈,各抒已见,共同探讨和分享当下中外影坛的大热作品。讲座完毕,大家纷纷表示收获良多,并从王樽老师这里得到众多电影佳作的观影指南。
电影迷陈玺如提问。
据悉非遗馆文化大讲堂已成功举办8期,也是南园街道“民生微实事”其中一项非常有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它由南园街道河畔诗社、深圳市弘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深圳市福田区朗艺文化发展中心策划承办,大讲堂旨在弘扬世界经典的文化和艺术,对主题内容无特别的类型要求,一切与美有关的善知识,都愿意与大家一起来分享,一起学习和提升。此类活动既丰富了大家周末文娱活动,又为提升社区居民的文化艺术素质起到重要作用。
王樽讲座《文学与电影》圆满结束,全体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