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中国航天员首次在问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 “天宫课堂”开启科学探索之门

  10月12日,学生在河南省科技馆收看“天宫课堂”第三课。  新华社发   记者 俱鹤飞   昨天16时01分,“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

  10月12日,学生在河南省科技馆收看“天宫课堂”第三课。  新华社发
  记者 俱鹤飞
  昨天16时01分,“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新晋“太空教师”陈冬、刘洋、蔡旭哲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共同开启科学探索之门。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问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
  成功的背后离不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电子所的贡献。在中国空间站建设伟大工程中,上海航天电子所是重要的电子产品研制单位,太空中图像拍摄、话音处理、数据整合、高速通信和传输都是他们的杰作。
  在约50分钟的授课中,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生动介绍展示了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等神奇现象,并生动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此外,航天员还重点介绍了在中国空间站开展的水稻和拟南芥种植研究情况,展示了手套箱剪株操作。授课期间,航天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实时互动交流,地面课堂专家也就有关科学问题进行认真解析。
  此次活动,在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设地面主课堂,在山东菏泽、河南郑州、云南大理分设3个地面分课堂,约400名中小学生代表参加现场活动。
  授课活动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协等共同主办,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等载人航天工程参研参试单位提供支持。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商业咨询服务,阁下应知本站所提供的内容不能做为操作依据。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