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婴幼儿疼痛不容忽视 家长应多观察早发现早治疗

  记者  黄杨子  今年10月17日至23日是“中国镇痛周”。随着对疼痛研究的深入,世界卫生组织在2018年发布《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慢性疼痛有了疾...

  记者  黄杨子
  今年10月17日至23日是“中国镇痛周”。随着对疼痛研究的深入,世界卫生组织在2018年发布《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慢性疼痛有了疾病编码,正式被视为一种疾病。然而,大众对疼痛的认识尚未普及,尤其缺乏对儿童慢性疼痛的认识。
  1987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援引多项研究证明,婴幼儿神经系统不仅发育已足够成熟,而且能够感受和处理疼痛信号,这种“痛感”甚至出现得更早。“妊娠第7周,母体宫内的胎儿皮肤某些部位的痛觉神经就已发育成熟;新生儿期,皮肤上的疼痛感觉神经末梢数量已与成人无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麻醉科主任郑吉建说。
  据介绍,全球有20%至46%的婴幼儿遭受各种不同类型的慢性疼痛,但因表达能力有限,或因惧怕治疗而导致治疗延误。
  郑吉建呼吁家长,应多观察孩子的日常生活习惯、情绪、睡眠等变化,尽早发现可能存在的慢性疼痛。“另外,儿童并非缩小版的成人,具有独特的生理和病理特点以及不同的疾病谱,建议家长及时带可能存在慢性疼痛的患儿到正规儿童专科医院进行诊治。”
  疼痛应该去什么科室看呢?据悉,我国疼痛医学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2007年,原卫生部正式确定在《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增加一级诊疗科目“疼痛科”,我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从此开展疼痛科的相关诊疗服务。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商业咨询服务,阁下应知本站所提供的内容不能做为操作依据。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