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既因生态环境的日益改善,又得益于鸟类研究者共同努力 上海“在册”野鸟种类已达518种

  记者 陈玺撼  昨天,以“融入城市自然生态,科学保护野生动物”为主题的2022年上海市“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拉开帷幕。记者从上海野生动植物保护部门获悉,本世...

  记者 陈玺撼
  昨天,以“融入城市自然生态,科学保护野生动物”为主题的2022年上海市“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拉开帷幕。记者从上海野生动植物保护部门获悉,本世纪以来,光顾、青睐上海的鸟类越来越多,实现了鸟类新记录的丰收。
  随着新的观察记录不断增加,截至目前,上海记录“在册”的野鸟种类达到了518种,占全国鸟类种类数的比例超过35%。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6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92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极危物种6种,濒危物种8种,易危物种25种。
  鸟儿对上海青睐有加,一部分原因在于上海生态环境的日益改善。
  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中转站,沿海的滩涂湿地为迁徙候鸟提供了重要的越冬场所和停歇地。崇明东滩保护区位于黄海生态区南缘,正是候鸟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的中间节点。目前,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正式成为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申报自然遗产的各项工作正有序开展,极有可能成为上海首个世界遗产。
  将视线从长江口转移到全市。近10年,上海新造林约37万亩,森林覆盖率从2011年底的12.58%增至2021年底的19.42%。同时,上海积极推进“公园城市”建设,截至2021年底,公园达532座,数量是2011年时的3.5倍。上海还全力保护修复重要湿地,将13块共计121309.6公顷的湿地纳入《上海市重要湿地名录(第一批)》。通过整合优化,初步形成由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湿地公园组成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面积达114805.79公顷。
  高质量的生态空间吸引了大批“精灵”定居。目前,上海植物园、辰山植物园、滨江森林公园、共青森林公园、世纪公园等大型公园已成为多种鸟类的家园,并多次发现罕见鸟类。
  更多鸟类在上海被观察记录到,除了上海不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以外,还得益于近百年来几代鸟类研究者的共同努力。特别是进入本世纪后,观鸟爱好者的人数大量增加,以及设备技术的提升,让以前从未被记录的鸟类更容易被观察记录到。上海野鸟会负责人姚力表示,目前上海已形成一支数百人组成的稳定观鸟团队,定期自发组织或参加观鸟活动,还有一批喜欢拍鸟的摄影爱好者,大约有上千人。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商业咨询服务,阁下应知本站所提供的内容不能做为操作依据。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