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次“商量”,“心路”越走越宽 杨浦居民分享身边暖心事,展示城区“蝶变”中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
记者 王海燕 昨天,杨浦区人大在长阳创谷园区举办“人民城市 民主故事”分享会主题活动,来自各个领域的居民代表分享了各自的民主实践故事。 杨浦区在推进“工...
记者 王海燕
昨天,杨浦区人大在长阳创谷园区举办“人民城市 民主故事”分享会主题活动,来自各个领域的居民代表分享了各自的民主实践故事。
杨浦区在推进“工业锈带”向“生活秀带”蝶变进程中,创新形式和机制推动代表“家站点”等平台赋能增效。一条路、一段楼梯、一扇门,居民代表们分享的一件件暖心事,一个个基层民主故事,展示了杨浦在人民城市标杆区建设中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
跨区上班路不再绕行
“曾经,园区门口通向宝山的国帆路由于何杨铁路的‘阻拦’成为断头路,我和小伙伴们要想乘坐轨交3号线,只能眼睁睁看着直线距离400米而无奈绕行3公里。”千寻位置网络有限公司资深法务王立宁讲述的是发生在湾谷园区的故事。
新江湾城街道在湾谷园区建立了人大代表联络站,并召开代表联系企业专场座谈会。这一问题反映上去后,区人大代表积极回应并迅速传递给相关部门,在各方共同推进下,半年后,一条跨区、跨铁路的国帆路地下人行通道“诞生”了。
“从‘绕行3公里’到‘步行5分钟’,这条路成为湾谷8000多名白领心目中一条‘开心上班路’。”说到这,王立宁话锋一转,“但美中不足的是,管理方为通道设置了每天6时30分到20时的通行时间限制,我们加个晚班,就只能像原来一样绕行3公里。”
联系新江湾城的市人大代表杨建忠很关心这个问题,他详细询问了通道现状和大家的需求,并在人代会上提出了“取消通道关闭时间并改为24小时开放”的建议。随后,在市相关部门牵头下,杨浦、宝山两区共同召开协调会,形成一致意见。为加强区区融合,通道开放时间调整为全天24小时,这条限时通行的路终于变成了一条畅通无阻的“开心路”。
“国帆路人行通道不仅是一条方便我们出行的路,更是一条让我们亲历参与、亲身感受到的全过程人民民主之路。这条路还在越走越长、越走越宽。”王立宁深有感触。
上上下下的民情畅通
“在今天的上海,还有居民走在嘎吱嘎吱的木楼梯上。”杨浦区人大代表、上海胜康律师事务所主任徐微徨讲述了一个关于“木楼梯”的故事。
建造于20世纪50年代的松延居民区,小区公共设施已陈旧老化。小区8个楼组152户居民还在使用“古董”一样的木质楼梯上下楼,安全隐患不小,居民一直念叨着木楼梯改造。
“在松延‘美丽家园’人民建议征集到的33条意见中,更换木楼梯赫然在列,但这并不在‘美丽家园’预算方案中。”徐微徨说,松延居民来到街道人大代表之家,一次次提出更换木梯的诉求。
更换“木楼梯”非常难,熟悉旧房改造的专家说,现有楼梯结构无法承担新的结构体系,如果全部更换成本严重超出预算,这一专业评估给燃起希望的居民泼了冷水。
“破解之道后来在民主协商推进中逐步实现。”徐微徨说,多次的民主协商会上,由多方组成的“协理小组”应运而生,推动居民诉求更多更好融入项目方案,最终找到了平衡点:在原有木结构楼梯上做加固,增加防滑条,并重新涂刷。就这样,居民的诉求得到回应,安全隐患得到消除。
“我们建设的是‘上上下下的楼梯’,畅通的是‘上上下下的民情’。”徐微徨说。
昨天,杨浦区人大在长阳创谷园区举办“人民城市 民主故事”分享会主题活动,来自各个领域的居民代表分享了各自的民主实践故事。
杨浦区在推进“工业锈带”向“生活秀带”蝶变进程中,创新形式和机制推动代表“家站点”等平台赋能增效。一条路、一段楼梯、一扇门,居民代表们分享的一件件暖心事,一个个基层民主故事,展示了杨浦在人民城市标杆区建设中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
跨区上班路不再绕行
“曾经,园区门口通向宝山的国帆路由于何杨铁路的‘阻拦’成为断头路,我和小伙伴们要想乘坐轨交3号线,只能眼睁睁看着直线距离400米而无奈绕行3公里。”千寻位置网络有限公司资深法务王立宁讲述的是发生在湾谷园区的故事。
新江湾城街道在湾谷园区建立了人大代表联络站,并召开代表联系企业专场座谈会。这一问题反映上去后,区人大代表积极回应并迅速传递给相关部门,在各方共同推进下,半年后,一条跨区、跨铁路的国帆路地下人行通道“诞生”了。
“从‘绕行3公里’到‘步行5分钟’,这条路成为湾谷8000多名白领心目中一条‘开心上班路’。”说到这,王立宁话锋一转,“但美中不足的是,管理方为通道设置了每天6时30分到20时的通行时间限制,我们加个晚班,就只能像原来一样绕行3公里。”
联系新江湾城的市人大代表杨建忠很关心这个问题,他详细询问了通道现状和大家的需求,并在人代会上提出了“取消通道关闭时间并改为24小时开放”的建议。随后,在市相关部门牵头下,杨浦、宝山两区共同召开协调会,形成一致意见。为加强区区融合,通道开放时间调整为全天24小时,这条限时通行的路终于变成了一条畅通无阻的“开心路”。
“国帆路人行通道不仅是一条方便我们出行的路,更是一条让我们亲历参与、亲身感受到的全过程人民民主之路。这条路还在越走越长、越走越宽。”王立宁深有感触。
上上下下的民情畅通
“在今天的上海,还有居民走在嘎吱嘎吱的木楼梯上。”杨浦区人大代表、上海胜康律师事务所主任徐微徨讲述了一个关于“木楼梯”的故事。
建造于20世纪50年代的松延居民区,小区公共设施已陈旧老化。小区8个楼组152户居民还在使用“古董”一样的木质楼梯上下楼,安全隐患不小,居民一直念叨着木楼梯改造。
“在松延‘美丽家园’人民建议征集到的33条意见中,更换木楼梯赫然在列,但这并不在‘美丽家园’预算方案中。”徐微徨说,松延居民来到街道人大代表之家,一次次提出更换木梯的诉求。
更换“木楼梯”非常难,熟悉旧房改造的专家说,现有楼梯结构无法承担新的结构体系,如果全部更换成本严重超出预算,这一专业评估给燃起希望的居民泼了冷水。
“破解之道后来在民主协商推进中逐步实现。”徐微徨说,多次的民主协商会上,由多方组成的“协理小组”应运而生,推动居民诉求更多更好融入项目方案,最终找到了平衡点:在原有木结构楼梯上做加固,增加防滑条,并重新涂刷。就这样,居民的诉求得到回应,安全隐患得到消除。
“我们建设的是‘上上下下的楼梯’,畅通的是‘上上下下的民情’。”徐微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