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再次发力 资上海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上海)首批项目名单发布,项目数量居全国首位
记者 张杨 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再次发力。昨天,在上海金融科技产业联盟主办的第四届上海金融科技国际论坛上,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上海)首批项目名单发布...
记者 张杨
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再次发力。昨天,在上海金融科技产业联盟主办的第四届上海金融科技国际论坛上,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上海)首批项目名单发布,项目数量位居全国首位。
项目申报凸显“上海实力”
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上海)于去年12月启动。上海结合地方实际,设立专项工作组,由上海金融科技产业联盟负责项目征集与遴选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一年来,在沪资本市场相关机构踊跃参与试点,积极探索和拓展符合监管要求的资本市场创新发展方向,申报项目数量在全国各个试点城市中也名列前茅。
首批共有26个申报项目入选,包括证券行业数字人民币的创新应用、资管行业全球投资组合投研与风控解决方案、基于可信隐私计算技术的期货行业智能风控辅助平台、基于区块链的股权登记托管转让服务平台等一系列金融科技前沿项目。
不难发现,申报项目充分凸显了上海金融科技的实力——技术层面新,涉及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业务范围广,涵盖客户服务、业务管理、投资研究、登记结算、风险监管等领域;申报单位多,囊括金融要素市场、证券、期货、公募基金、商业银行、科技企业等多种类型主体,其中大部分项目由多家单位联合申报。
此前,上海已在金融科技创新试点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人民银行在上海启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推出了19个项目,示范效应突出。数字人民币试点也在上海稳步推进,目前上海已有近100万家商户支持数字人民币。
未来,创新试点工作将继续以服务实体经济、提升市场效能、强化合规风控、增强监管能力为应用导向,探索建立统筹协调、科学有效的金融科技监管体制机制,打造包容审慎的金融科技监管环境,促进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健康发展的良好生态。
人才基地目标“上海标准”
在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金融科技中心的过程中,人才环节尤为重要。论坛上,上海金融科技人才涵养实训基地正式启动建设。
这一基地的建设目标,是打造金融科技人才供需对接平台、联合培养基地、标准认证中心,推动上海金融科技中心能级提升。基地运营将采取“1+X”模式,其中“1”指一个公共平台,由产业联盟负责运营,面向所有学员和专业人士提供各类基础性公共服务;“X”指多个行业基地,由各共建单位负责建设,通过发布招聘计划、实训课程、科研项目等,有针对性地推进企业自身人才涵养工作。
来自金融市场、银行、保险、证券、金融科技子公司等20余家机构领导共同签署了上海金融科技人才涵养实训基地行业共建宣言,将在四方面开展合作:一是设立金融科技校企实验室。开展科研课题合作,在科研攻关过程中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二是开展在校学生的实习实训。重点面向高校金融科技相关专业在校生,将人才招聘和管培生选拔的相关工作前移至学生实习实践环节,提前发现、培育和锁定优秀人才。三是打造金融科技大讲堂。推出面向在校生的前沿课程讲座。四是促进在职员工能力提升。
未来,人才涵养实训基地将探索升格为金融科技创新学院,打造标准化、体系化的课程体系,形成金融科技人才的“上海标准”。
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再次发力。昨天,在上海金融科技产业联盟主办的第四届上海金融科技国际论坛上,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上海)首批项目名单发布,项目数量位居全国首位。
项目申报凸显“上海实力”
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上海)于去年12月启动。上海结合地方实际,设立专项工作组,由上海金融科技产业联盟负责项目征集与遴选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一年来,在沪资本市场相关机构踊跃参与试点,积极探索和拓展符合监管要求的资本市场创新发展方向,申报项目数量在全国各个试点城市中也名列前茅。
首批共有26个申报项目入选,包括证券行业数字人民币的创新应用、资管行业全球投资组合投研与风控解决方案、基于可信隐私计算技术的期货行业智能风控辅助平台、基于区块链的股权登记托管转让服务平台等一系列金融科技前沿项目。
不难发现,申报项目充分凸显了上海金融科技的实力——技术层面新,涉及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业务范围广,涵盖客户服务、业务管理、投资研究、登记结算、风险监管等领域;申报单位多,囊括金融要素市场、证券、期货、公募基金、商业银行、科技企业等多种类型主体,其中大部分项目由多家单位联合申报。
此前,上海已在金融科技创新试点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人民银行在上海启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推出了19个项目,示范效应突出。数字人民币试点也在上海稳步推进,目前上海已有近100万家商户支持数字人民币。
未来,创新试点工作将继续以服务实体经济、提升市场效能、强化合规风控、增强监管能力为应用导向,探索建立统筹协调、科学有效的金融科技监管体制机制,打造包容审慎的金融科技监管环境,促进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健康发展的良好生态。
人才基地目标“上海标准”
在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金融科技中心的过程中,人才环节尤为重要。论坛上,上海金融科技人才涵养实训基地正式启动建设。
这一基地的建设目标,是打造金融科技人才供需对接平台、联合培养基地、标准认证中心,推动上海金融科技中心能级提升。基地运营将采取“1+X”模式,其中“1”指一个公共平台,由产业联盟负责运营,面向所有学员和专业人士提供各类基础性公共服务;“X”指多个行业基地,由各共建单位负责建设,通过发布招聘计划、实训课程、科研项目等,有针对性地推进企业自身人才涵养工作。
来自金融市场、银行、保险、证券、金融科技子公司等20余家机构领导共同签署了上海金融科技人才涵养实训基地行业共建宣言,将在四方面开展合作:一是设立金融科技校企实验室。开展科研课题合作,在科研攻关过程中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二是开展在校学生的实习实训。重点面向高校金融科技相关专业在校生,将人才招聘和管培生选拔的相关工作前移至学生实习实践环节,提前发现、培育和锁定优秀人才。三是打造金融科技大讲堂。推出面向在校生的前沿课程讲座。四是促进在职员工能力提升。
未来,人才涵养实训基地将探索升格为金融科技创新学院,打造标准化、体系化的课程体系,形成金融科技人才的“上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