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上海怡和纱厂旧址修缮开工 复旧引新,突出“水元素”

  记者 戚颖璞  又一处带着上海近代工业记忆的重要历史建筑迎来焕新。昨天,位于黄浦江江畔的杨树浦路670号优秀历史建筑装修(修缮)工程开工,6栋建筑修旧如旧,...

  记者 戚颖璞
  又一处带着上海近代工业记忆的重要历史建筑迎来焕新。昨天,位于黄浦江江畔的杨树浦路670号优秀历史建筑装修(修缮)工程开工,6栋建筑修旧如旧,引入现代企业办公功能。
  杨树浦路670号最早是英商怡和纱厂旧址,始建于1896年,至今已有近130年历史。英商怡和纱厂不仅是上海开埠后外商在沪开设的第一家纱厂,也是上海红色工人运动的阵地。2021年,老怡和纱厂门前被确定为红色革命遗址——恽代英烈士被捕处。
  目前,怡和纱厂旧址保留有6栋历史建筑,包括大工场、废纺车间、空压站、仓库、英国大班住宅等,建筑修缮面积约2万平方米。经过专家的历史考证和研究,除空压站、英国大班住宅外,其他4栋体量较大的建筑都是清水红砖外观。在本次修缮过程中,将忠实复原老建筑的外观效果。
  清水红砖元素还将延续到园区内的场地景观设计中。未来,整个园区都会使用红砖景观墙、红砖围墙、红砖铺地、红砖连廊等。老纱厂还要融入杨浦滨江的地理特色,重点对沿街厂房立面、塔楼及建筑天际线进行修复。
  尤为特别的是,杨树浦路670号在修缮中将突出水务文化。如,在景观设计中引入“水”为主题,园区中将依次设置主入口喷泉水景、中部镜面水池、烟囱生态湿地,并依据地势条件及排水方向设置雨水花园和生态湿地,改善水循环,提升水环境。
  在复旧之余,老纱厂还引新。工程内容包括对6栋历史建筑进行保护修缮、功能更新,对厂区环境进行整体规划、景观提升,结合现代企业办公的功能需求,对内部结构和空间布局进行优化调整,提升建筑的使用性能。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商业咨询服务,阁下应知本站所提供的内容不能做为操作依据。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