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活动

昌平以“绿”为底 擘画生态宜居美丽新画卷

  近年来,昌平区坚持把“绿色”作为发展的底色,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紧扣生态涵养区的功能定位...

  近年来,昌平区坚持把“绿色”作为发展的底色,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紧扣生态涵养区的功能定位,努力建设上风上水、天蓝地绿、水清土净的生态城市。
  “生态好不好,鸟儿说了算”,随着全区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市民在“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同时,良好的生态环境引来众多鸟儿栖居,初春时节,有“大自然的‘生态检验师’”称号的“熊猫鸭”到访新城滨河森林公园;不久后,“网红”黑天鹅喜添7只宝宝,成为公园里的新宠……这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吸引着大批游客及摄影师前来观赏、拍照。
  近年来,昌平区聚焦移动污染源、扬尘和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等重点领域,通过采取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时期开展专项精准执法,以问题为导向持续开展“点穴式”、“双随机”、联合执法等多种方式,深入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全区大气环境质量。
  自2020年开始,昌平区空气质量连续三年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尤其是PM2.5浓度首次达到“20+”水平,创有监测记录以来历史最优。累计达标天数为291天,达标天数比率为79.7%,其中,一级优天数达到155天,同比增加30天,占比43%,重污染天数3天,同比减少2天,蓝天“含金量”更足。
  与此同时,昌平区紧扣生态涵养区的功能定位,全力推进上风上水、天蓝地绿、水清土净的“生态城”建设。在碧水保卫战中,持续推进水环境治理工作;在土壤环境监测工作中,持续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用地、重点工业园区等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2022年,昌平区重点建设用地、受污染耕地、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为100%。
  未来,昌平区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擘画生态宜居美丽新画卷!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商业咨询服务,阁下应知本站所提供的内容不能做为操作依据。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