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舞剧纪实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开拍,计划明年上映

舞剧纪实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拍摄现场。记者 董天晔 摄   记者 吴桐   昨天上午,上海歌舞团的排练厅变成了电影片场。这是舞剧纪实电影《永不...






舞剧纪实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拍摄现场。记者 董天晔 摄


  记者 吴桐


  昨天上午,上海歌舞团的排练厅变成了电影片场。这是舞剧纪实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拍摄的第一天,片场忙碌有序。这部电影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SMG旗下上海歌舞团和尚世影业联合摄制,曾执导电影《1921》的郑大圣担任总导演,朱洁静、王佳俊等上海歌舞团舞蹈家领衔主演,将于今年完成拍摄,计划明年上映与观众见面。


  “舞蹈是遗憾的艺术,这次终于可以把‘最好的一遍’通过电影的方式留存。这不是对舞剧的照搬和还原,而是用电影的语言进行一次新的创作,一次向未知领域的探索。”上海歌舞团副团长、荣典首席演员朱洁静说。


  拓展“电波”IP影响力


  昨晚,上海歌舞团原创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在上海美琪大戏院迎来第500场纪念演出。过去1654天,《永不消逝的电波》走过42座城市、61个剧院,迎接了61万观众。上海歌舞团团长王延希望,能有更多“电波迷”和暂时还未看过舞剧的观众通过电影了解上海红色文化,从而回到剧场感受现场演艺的魅力,探索剧场和影院“双向互哺”的新模式。


  “驻演和巡演超过500场,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成为代表上海出品的‘现象级’作品,这是全体‘电波人’努力拼搏的成果。舞剧电影是新时代舞蹈文艺作品创新突破的一次尝试,将舞蹈艺术与电影镜头的魅力相结合,守正创新,积极拓展‘电波’舞剧IP丰富的可能性,传播上海红色文化,谱写时代华章。”王延说。


  为了更好地在电影银幕上呈现原版舞剧的思想内核和情感精神,上海歌舞团与尚世影业进行了大量前期研讨和准备。原舞剧总编导韩真、周莉亚对电影制作提供了宝贵建议,电影主创也多次到现场观摩舞剧演出,与演职人员深入交流。


  变成一张白纸重新出发


  从舞台表演到电影摄制,对上海歌舞团的舞蹈演员们来说是一次全新的跨界挑战。舞剧电影的拍摄,要求演员们不仅要精湛地完成技术动作,还要将“舞台技巧”与“影视镜头”相结合,通过更细腻的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的交织来传递情感,展现给银幕前的观众。


  正式开机前,主要演员们已经在表演工作坊进行了专业练习。正式拍摄第一天,演员们早早地来到现场,提前用心练习,反复在监视器前与导演沟通表演的细节。


  为期三周的专业表演训练对朱洁静来说,如同一次充电。从微表情开始,她学习如何在镜头面前展现人物情绪。“导演希望我们能忘掉舞剧中习以为常的痕迹,把自己重新变成一张白纸,从零开始去跟角色谈恋爱。我把在表演课上学到的东西再反哺到舞剧上,对‘兰芬’这个人物又有了更细微的捕捉和更深入的理解。舞剧和电影,是相辅相成的。”


  舞剧电影主演、上海歌舞团荣典首席演员王佳俊说:“经过数百场的舞台演出后,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扮演一个角色,每演一次都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是一个发现自我的过程。电影的拍摄,是用另一个不同的方式激励我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创造角色,更好地呈现李白烈士可歌可泣的革命英雄形象。”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商业咨询服务,阁下应知本站所提供的内容不能做为操作依据。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