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在上海全市遴选重点街镇 布局“微站点”夯实服务 推进15分钟“数字伙伴随身陪”试点

  记者 李晔  店员多为听障或视障人士的公益助残咖啡店“熊爪咖啡”,去年以来外卖客诉率大幅下降,这要归功于两大利器——“莹莹手环”和“天佑之眼”。前者以振动代...

  记者 李晔
  店员多为听障或视障人士的公益助残咖啡店“熊爪咖啡”,去年以来外卖客诉率大幅下降,这要归功于两大利器——“莹莹手环”和“天佑之眼”。前者以振动代替听见,后者以听见代替看见。如此细腻的无障碍改造,是上海消弭数字鸿沟的无数实践之一。记者从上海“数字伙伴计划”主题活动中获悉,今年,该计划向纵深发展,将重点选择外滩街道等5个街道,试点推进15分钟“数字伙伴随身陪”场景建设。
  熊爪咖啡在上海共有13家门店,永康路门店是第一家。当时,永康路店咖啡师莹莹的最大困难,在于无法“听”到点单机来新单的声音,只能靠双眼盯紧屏幕,但在洗杯子或门店较忙时,难免漏单或延迟接单制作,致消费者体验不佳,莹莹也常有挫败感。
  去年8月,当美团获知熊爪咖啡这一痛点后,积极推动研发,最终在广东找到适配的手环硬件,经一个月开发,实现手环有新单即振动提醒。手环在门店试用后,咖啡师的好评率上升,客诉下降。创始人王湉将此手环取名为“莹莹手环”。之后,王湉又开出两家完全由视障人士运营的咖啡店,但迟迟不敢开放外卖,因他们看不到订单明细。美团再度出手,开发出小白盒,实现“扫码播报订单信息”功能,于今年6月率先在熊爪咖啡兴业太古汇店试点。这一助残神器以全盲咖啡师殷天佑来命名,叫做“天佑之眼”。
  市经信委信息化推进处处长钱晓介绍,2021年,市经信委等联合企业、市民及上海智慧城市发展研究院,启动“数字伙伴计划”,不让老人、残障人士在城市数字化转型中掉队。在改造互联网应用方面,已完成上海66个政府网站、47个政府移动端应用及23家互联网企业应用的适老化和无障碍改造。在培训方面,“数字伙伴计划”已建成首批153个“微站点”,覆盖上海16个区,主要设在银行网点、运营商营业厅、各区图书馆或部分街镇公共服务空间。
  据悉,今年,“数字伙伴计划”将在全市遴选外滩街道等重点街镇,试点建设15分钟“数字伙伴随身陪”落地场景,通过阵地化布局“微站点”服务网络,夯实服务体系。据了解,在试点街镇,更深层次、更贴心的助老数字服务将有更高密度的部署。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商业咨询服务,阁下应知本站所提供的内容不能做为操作依据。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