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首次长三角水鸟同步调查结果出炉 记录一级保护鸟类13种

  记者 陈玺撼  上海市绿化市容局昨天宣布,首次长三角地区越冬水鸟同步调查结果出炉,调查共记录到水鸟109种1150958只,其中,上海市记录到65种1065...

  记者 陈玺撼
  上海市绿化市容局昨天宣布,首次长三角地区越冬水鸟同步调查结果出炉,调查共记录到水鸟109种1150958只,其中,上海市记录到65种106508只,江苏省记录到82种436583只,浙江省记录到79种130936只,安徽省记录到66种476931只。
  本次调查记录到的最常见类群是雁鸭类,占全部统计水鸟数量的69%。
  数量最多的10种水鸟是豆雁/短嘴豆雁(146257只)、斑嘴鸭(128404只)、翘鼻麻鸭(92056只)、普通鸬鹚(91836只)、罗纹鸭(90798只)、绿头鸭(86640只)、白骨顶(67268只)、黑腹滨鹬(66766只)、花脸鸭(40773只)、反嘴鹬(28858只),这10种常见水鸟数量占全部记录总量的73%。
  本次调查记录到国家重点保护鸟类29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3种,包括青头潜鸭、中华秋沙鸭、白鹤、白枕鹤、丹顶鹤、白头鹤、黑鹳、东方白鹳、黑脸琵鹭、卷羽鹈鹕、白鹈鹕、黑嘴鸥和遗鸥;国家二级保护鸟类16种。记录到全球受胁物种16种,其中极危物种2种,濒危物种5种,易危物种9种。
  调查发现,有36种水鸟的数量达到了国际重要意义(超过1%种群数量)的标准。这些水鸟分布在53处湿地,其中,达到1%种群数量的水鸟种类较多的地点有安徽的菜子湖、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湖、黄陂湖湿地和泊湖,浙江的庵东湿地,上海的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上海林业部门表示,本次同步调查初步查明了长三角地区越冬水鸟的种类、数量和分布,为进一步加强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关键区域的水鸟和栖息地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长三角地区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区域协作提供了案例和数据支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商业咨询服务,阁下应知本站所提供的内容不能做为操作依据。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