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上海交大绿氢研发传出好消息 常温常压下实现固态储氢

  记者 徐瑞哲  氢能怎么高效又安全地“装车”,才能爆发出绿色新能源的巨大潜能?记者日前获悉,上海交通大学氢科学中心主任丁文江团队在常温常压下成功实现固态储氢...

  记者 徐瑞哲
  氢能怎么高效又安全地“装车”,才能爆发出绿色新能源的巨大潜能?记者日前获悉,上海交通大学氢科学中心主任丁文江团队在常温常压下成功实现固态储氢。
  “我是主要研究轻金属的,1983年开始研究镁这个材料,今天算起来正好研究了40年。镁作为结构材料的特性,就是很轻。”丁文江在交大创建了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他的团队甚至让镁材料上了天,应用于我国航天工程。因镁的性质非常活泼,当被磨得很细时就变得易燃易爆,为此,研究团队尝试使用多种气体进行安全性保护,却都未获成功。
  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他们找到了看似“脾气”相像的氢。“我们在15年前开始研究镁+氢这样一种材料。”没想到,这两者通过一定反应合体后,反而能够相安无事。由此,通常气态或被液化的氢气,也能被储存在镁合金材料中进行长距离运输。相比气态和液态储氢的传统方法,这样不仅可在常温、常压下完成储运,而且安全性更强、容量更大、密度更高。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商业咨询服务,阁下应知本站所提供的内容不能做为操作依据。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