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储能产业将迎商业转折点 用户侧储能获发展新机遇 2023年储能产业创新发展论坛举行

  记者 吴丹璐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提速,储能行业的市场关注度日渐提高。日前,2023年储能产业创新发展论坛举行。上海重点能源机构、区域重点用能企业、新能...

  记者 吴丹璐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提速,储能行业的市场关注度日渐提高。日前,2023年储能产业创新发展论坛举行。上海重点能源机构、区域重点用能企业、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齐聚论坛,围绕储能技术应用如何助推企业绿色转型、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讨论。
  2023年上半年,储能市场迎来历史性时刻: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3亿千瓦,达到13.22亿千瓦,同比增长18.2%,首次超过煤电,约占我国总装机的48.8%。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阮力在论坛中指出,目前,新型储能正处于从商业化初期向应用推广发展阶段,产业体系逐步成熟,是形成多种商业模式的关键时期。
  2022年7月,上海先后发布《上海市瞄准新赛道 促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上海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按照规划,在2025年,上海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将力争达到20%,2030年,这一数字将进一步提升至25%。按照学界估算,要实现“碳中和”,依靠目前市面上的技术只能完成50%的目标,另外50%仍需要低碳产业化后大量的研发来推动。上海要实现“双碳”目标,离不开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孵化以及产业化。
  讨论阶段,申能集团投资管理部副总经理朱佳琪、上海电气集团新能源发展部部长张洪斌、美克生能源总裁刘双宇分别对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的储能市场进行分析。多方数据表明,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储能产业将迎来商业转折点,尤其是工商业侧的储能市场需求将开始放量。到2025年,上海储能装机容量预计可达1.2吉瓦时,市场规模可达200亿元。同时,不少上海储能企业正在加快转变产品结构,探路用户侧市场。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商业咨询服务,阁下应知本站所提供的内容不能做为操作依据。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