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合作探测宇宙深处信号 揭示暗能量奥秘
记者 徐瑞哲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2023浦江创新论坛“一带一路”专题研讨会上传出消息,自2017年起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
记者 徐瑞哲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2023浦江创新论坛“一带一路”专题研讨会上传出消息,自2017年起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以来,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签署的《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已达80多个。
“共建联合实验室50多家,联合研究项目1000多项,累计投入30亿元。”面对从这届论坛的主宾国巴西到南非等国,以及经合组织等来沪与会代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二级研究员、原院长胡志坚表示,当前,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间的科技合作持续取得积极进展。
今年中巴两国联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西联邦共和国关于深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第33条,提及对BINGO合作项目的支持:“双方重申愿强化和拓展两国在和平利用外层空间方面的合作,并强调合作中应共同推动新技术研发、开展包含技术转移要素的项目。双方支持目前正在巴西进行建设的用于研究暗物质的BINGO射电望远镜项目。”
据悉,该项目选址巴西建造一架专门用于观测宇宙中性氢气体的大型单口径射电望远镜,探测宇宙深处发射来的重要信号,揭示宇宙结构和暗能量奥秘。目前,BINGO项目已产出一批国际合作科研论文成果。参与该项目的中巴单位形成创新共同体中,包括:巴西坎皮纳格兰德联邦大学、巴西圣保罗大学、巴西国家空间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扬州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等。
来自上海交大航空航天学院的该项目首席科学家组与执行委员会成员王斌教授预期BINGO能做出国际上最前沿最基础的突出科学成果。未来,BINGO望远镜还将提高灵敏度,成为地球的警卫员,监视小天体运动,侦察地球可能受到的“入侵事件”威胁。
“构建开放创新生态,开启建设‘一带一路’创新之路。”作为巴西国际关系中心高级研究员,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教授安德里亚诺·普罗恩卡分析认为,基于开放式、创新性的生态系统,“一带一路”同样也是“全数字化之路”与“知识流通之路”,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合作,让各国共享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发展机遇,也将“一带一路”建设成为一条“创新之路”。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2023浦江创新论坛“一带一路”专题研讨会上传出消息,自2017年起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以来,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签署的《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已达80多个。
“共建联合实验室50多家,联合研究项目1000多项,累计投入30亿元。”面对从这届论坛的主宾国巴西到南非等国,以及经合组织等来沪与会代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二级研究员、原院长胡志坚表示,当前,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间的科技合作持续取得积极进展。
今年中巴两国联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西联邦共和国关于深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第33条,提及对BINGO合作项目的支持:“双方重申愿强化和拓展两国在和平利用外层空间方面的合作,并强调合作中应共同推动新技术研发、开展包含技术转移要素的项目。双方支持目前正在巴西进行建设的用于研究暗物质的BINGO射电望远镜项目。”
据悉,该项目选址巴西建造一架专门用于观测宇宙中性氢气体的大型单口径射电望远镜,探测宇宙深处发射来的重要信号,揭示宇宙结构和暗能量奥秘。目前,BINGO项目已产出一批国际合作科研论文成果。参与该项目的中巴单位形成创新共同体中,包括:巴西坎皮纳格兰德联邦大学、巴西圣保罗大学、巴西国家空间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扬州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等。
来自上海交大航空航天学院的该项目首席科学家组与执行委员会成员王斌教授预期BINGO能做出国际上最前沿最基础的突出科学成果。未来,BINGO望远镜还将提高灵敏度,成为地球的警卫员,监视小天体运动,侦察地球可能受到的“入侵事件”威胁。
“构建开放创新生态,开启建设‘一带一路’创新之路。”作为巴西国际关系中心高级研究员,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教授安德里亚诺·普罗恩卡分析认为,基于开放式、创新性的生态系统,“一带一路”同样也是“全数字化之路”与“知识流通之路”,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合作,让各国共享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发展机遇,也将“一带一路”建设成为一条“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