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各省市合力攻关” 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全国人大代表调研座谈会举行

  记者 王海燕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没有任何可取巧的捷径,需要长三角各省市打破壁垒、合力攻关。”昨天,在安徽合肥举行的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全国人大代表调研座...

  记者 王海燕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没有任何可取巧的捷径,需要长三角各省市打破壁垒、合力攻关。”昨天,在安徽合肥举行的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全国人大代表调研座谈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张谨道出了大家的共同感受。
  这两天,来自沪苏浙皖的全国人大代表走访调研了安徽创新馆、科大讯飞、江淮蔚来汽车等企业和场馆。从基础研发,到智能制造,再到科技应用,合肥向代表们展示了一幅聚力科创、全链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
  “从上游的基础研究,到下游的生产加工,以及最后的产品落地,打通利益共享机制很关键。”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特聘教授黄勇平认为,长三角地区各个城市各具特色资源禀赋,比如上海拥有研发人才优势,合肥具有更广阔的腹地,要实现长三角科技一体化,就需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研究,比如在财税分配共享一体化方面就有待破题。
  谈到知识产权一体化保护,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副院长郭国平提到“首台产品认证”,“我们碰到一个问题,政府采购时往往要求三家比价。既然是首台,哪里去找三家呢?”郭国平认为,首台产品很多是“从0到1”的突破,涉及硬科技的创新和原创保护。他建议,在首台产品的认定政策方面有所突破,并能在长三角地区互认互通,形成长三角知识产权一体化保护。
  “科技腾飞需要插上金融的翅膀。”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富申评估咨询集团董事长樊芸认为,要把科技企业做强做大,需要科技与金融结合,在这方面长三角地区拥有资源互补优势,可加强进一步的深度合作。
  在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金葆康看来,长三角人才资源丰富,流动性大,建议建立长三角地区科技人才柔性流动机制,比如选派一批有潜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到长三角其他城市高校挂职锻炼。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商业咨询服务,阁下应知本站所提供的内容不能做为操作依据。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