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首架全国产化2吨级“空中出租车”在沪首飞

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M1首架机完成首飞。资料图片   记者 俞陶然   近日,御风未来公司自主研发的2吨级eVTOL(电动垂直...






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M1首架机完成首飞。资料图片


  记者 俞陶然


  近日,御风未来公司自主研发的2吨级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M1首架机在上海成功完成首飞。M1成为我国首架自主研发、全国产化的2吨级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在电动系统、飞控系统、复合材料三个核心环节全部实现国产化。


  这款首架机采用复合翼构型方案,拥有20个旋翼,最大载重500公斤,可乘坐5人,巡航速度为200公里/小时,设计航程为250公里。它将亮相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未来主要用于满足城市内、城市间的短途空中出行需求,把2—3小时的车程距离缩短至30分钟左右。


  eVTOL飞行器近年来在全球兴起,被认为是未来“空中出租车”的主要形态。这种飞行器能像直升机一样垂直起降,对场地要求低;与直升机相比,其安全性更高,可达到民航客机的安全等级(每飞行10亿小时才允许出现一次灾难性事故),而且由于采用电力驱动,可实现低噪音和零碳排放。


  10月10日,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中国民用航空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2023—2035年)》,提出到2025年,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实现试点运行;到2035年,以无人化、电动化、智能化为技术特征的新型通用航空装备实现商业化、规模化应用。


  目前,御风未来的适航相关工作在有序推进,已完成全动力地面测试、电磁兼容测试、全动力空中测试、气动伺服弹性测试、动力系统失效模式测试、悬停试飞、低速飞行试飞等多个测试项目。


  御风未来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谢陵说,新能源技术在航空产业的应用,将引发通用航空电动化革命,改变国内传统通航产业严重依赖国外机型和供应链的现状。在政策红利加持下,谢陵希望eVTOL早日投入商用,实现“人人可享有空中出行”这一愿景。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商业咨询服务,阁下应知本站所提供的内容不能做为操作依据。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