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

超八成人曾遭金融诈骗 年轻群体最易上当

近年来,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网络犯罪迅速发展,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防不胜防。从微信聊天里的“卖茶小妹”,再到婚恋网站认识的相亲对象,手段层出不穷。扬子晚报记...


近年来,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网络犯罪迅速发展,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防不胜防。从微信聊天里的“卖茶小妹”,再到婚恋网站认识的相亲对象,手段层出不穷。扬子晚报记者从融360《维度》发布的调查中了解到,超过80%的受访者都遇到过金融诈骗,其中中奖类诈骗最普遍,电话、短信诈骗仍占主流。
融360《维度》调查数据显示,在受访者中,碰到金融诈骗是较普遍的现象,只有16.82%的受访者表示,完全没有经历过金融诈骗。在种类繁多的金融诈骗中,通过电话、短信通知“活动中奖”、“税费退返”等形式的电信诈骗所占比例最高,有46.73%的受访者表示曾遭遇过这种情况。排名第二的则是高收益、低风险的投资理财诈骗,43.93%的受访者表示曾遭遇过。受访者遭遇的其他类型金融诈骗的概率较为平均。根据融360《维度》调查,曾遭遇到冒充银行人员、冒充公检法、冒充企业客服人员、冒充亲友等诈骗行为的受访者分别占到22.74%、22.74%、22.43%以及18.07%。
调查发现,将近90%的受访者表示,通过电话或短信方式接触到金融诈骗。有56.9%的受访者则是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收到诈骗信息。近几年,短视频、直播等娱乐方式广受欢迎,有13.86%的受访者表示,通过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直播平台接收到诈骗信息。那么,什么人最容易受骗呢?调查结果显示,受骗人群中,18—22岁群体较高的受骗率引人瞩目,有42%的受访者表示曾因遭遇诈骗而遭受损失。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商业咨询服务,阁下应知本站所提供的内容不能做为操作依据。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